林尚仁
【注释】 吊:悼念,凭吊。墓:坟墓。 碑:墓碑,刻着死者姓名和生卒年的石碑。 “铭”:刻在石上的字。这里指墓碑上的文字。 不忍看:不忍心去看。 烧罢纸钱(piān qiān):把祭祀用的纸钱烧掉。 啼(tí)鴂(jué):鸟名,又名杜鹃,鸣声哀怨如泣如诉。 寒:冷。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首句写墓前的景致,树阴掩映、云影朦胧的空山墓地;次句写凭吊友人墓的心情:墓碑尚在,而人已不在,自然令人伤心
【注释】 1. 门似野人家:门好像农家的门户,质朴自然。 2. 空园拟种瓜:空荡的园子,好像要种上瓜果。 3. 有僧分石坐:有僧人坐在石头上。 4. 无酒问邻赊:没有酒,便向邻居赊酒喝。 5. 独鹤喜欲舞:一只鹤高兴得要跳舞。 6. 老梅寒自花:老梅在严寒中开放着。 7. 此身归未去:我的身体已经回来了,却仍然感到惭愧。 8. 犹愧暮林鸦:但还觉得像傍晚树林中的乌鸦一样不称职、不配当家。
解析 第一句 诗句:“湖边春更好。” - 翻译:春天的西湖景色更加迷人。 - 注释:这里的“湖边”特指西湖周边,而“春好”则形容春天的美景。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春天时西湖周边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 第二句 诗句:“别后费吟思。” - 翻译:离别之后,思念之情难以抑制。 - 注释:这里的“费”是动词,表示花费、耗费;“吟思”则指长时间的思考和怀念。 - 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此心偶无事,君复叙离情。 - 解释:我此刻心中无杂事,你却要提起离别之情。 - 注释:偶无事表示没有其他事情干扰或困扰。叙离情指的是提起、谈论即将发生的离别。 2. 江国多寒色,春风几日程。 - 解释:江南地区到处都呈现出寒冷的景色,春天的气息已经持续了好几天。 - 注释:江国指代江南一带,多寒色说明天气寒冷。春风几日程表示春天的气息已经持续了几天。 3.
暑夜 松风生晚凉,坐久市声歇。 客去行独吟,踏石碎明月。 注释: 1. 松风生晚凉,坐久市声歇。 - "松风" 指的是松林中吹来的微风。 - "生晚凉" 表示随着太阳西沉,夜晚的凉爽气息开始出现。 - "坐久" 表示诗人在这里静坐了很长时间。 - "市声歇" 指城市的喧嚣声逐渐消失,夜晚变得安静。 2. 客去行独吟,踏石碎明月。 - "客去" 是指客人离去。 - "行独吟"
注释:这所房子矮小得像斗一样宽,关起门来却一点也不受春寒。海棠睡去了,梨花也消瘦了,而牡丹则在次第开放。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通过对不同花卉的描绘,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诗人以“矮屋如斗”来形容房屋的矮小,以“闭门浑不受春寒”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不同的花卉,展现了春天的不同特点。首先,他描述了海棠睡去的情景,接着又描绘了梨花的消瘦
注释:敕额虽然还存在,但寺庙已半倾。炉香无人,佛也没有灵验了。豪家不管空门的事务,日夜西风在说话,塔铃在鸣响。 赏析:此诗描写了一个破败荒凉的寺院,通过寺内的情景来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诗中的“豪家”暗指那些权势者,他们对寺院的荒废毫不关心。而“西风”在这里既代表了自然环境,也代表了时代的变迁。诗人借对寺院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愤慨之情。同时,通过对寺院景象的描绘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其中赏析诗句的表达技巧时,注意抓住诗中的重点词语,并结合全诗加以理解分析。例如,“留客旋沽酒,典衣因买琴”一句,诗人以自己与客人之间的友情来反衬出自己的清贫,表现出自己淡泊名利、不慕荣利的高尚情操。“晴窗行野马,高树语春禽”两句,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之情。“彼此知心久
【注释】 芦乡:芦洲,指在芦洲的家。个:这。恨:遗憾。添雁:给远方的家人写信报平安。一纸书:一封家书。 【赏析】 这是一首思归诗。诗人通过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归之情。前两句“不画梅花却画芦,自言家在个乡居”,以梅花与芦花对比,突出了家乡的自然环境;后两句“当时恨不曾添雁,为带平安一纸书”,则表达了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思乡诗中的佳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这就要求考生必须结合全诗加以分析,而不是对某一句话或某一两句诗进行分析。其次要读懂诗的内容,理解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赏析即可。本题要求赏析诗句“江湖风浪恶,飘泊此依依。”。这句诗的意思是:江湖风波凶险,漂泊在外的兄弟俩相互牵挂、依依不舍。从“江湖”一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