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圆
【注释】 虚堂:空无一人的大厅,这里指书房。残经:残缺的佛经、道经。击钟声:佛教仪式上敲钟的声音。鼓声:道教仪式上打鼓的声音。纪阳:即《周易》八卦之一,代表火。仪:礼节。成:完成。林下:树林下面,指山中幽静之处。君:你。 【赏析】 元敏以四绝见嘲,诗作即答以四绝。此首“不击钟声击鼓声”句,点明“不击钟声”之由来。因“虚堂入夏讲残经”,故“不击钟声”乃“习禅”。钟鼓声皆为佛教斋戒法器
注释 庭鹤:指庭中的白鹤。 支遁:东晋僧人,名道安,字支遁,常在寺院中诵经讲佛。 卫公:即卫玠,西晋时著名的美男子。 司晨:古代传说中主管时辰的神。 殷顶:头顶上长着一层厚厚的羽毛。 赏析 《庭鹤》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通过对庭中白鹤的描写,借物抒怀,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的追求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 首句“庭鹤”直接点明了题意
白傅湖西玛瑙坡,轩窗萧洒瀁烟波。 讲馀终日焚香坐,毁誉荣枯奈我何。 注释:在白傅的湖边西边有块玛瑙般的山坡,窗外是飘渺的烟雾笼罩下的湖面。我在讲学之余,整天坐着焚香,对于他人的毁誉和自己的荣辱得失,又能如何呢? 赏析: 《玛瑙院居戏题三首》是宋代著名诗人释智圆的作品之一,此诗通过描绘宁静幽深的玛瑙院居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纷扰,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点明地点和环境特征
注释:我近来卜居在孤山之下,友人元敏以四绝诗见嘲,于是依韵酬和。 穷居:居住在偏远的地方。黔娄:春秋时人,贫而好学,隐居在上饶(今属江西)的深山中。蹑:踏;跟从。黔娄迹:黔娄的足迹;比喻偏僻简陋的住所。 孤岛:指孤山,位于杭州西面,风景秀丽,有“三面云山一面城”之称。玛瑙坡:指孤山上的一个名胜,相传为唐刺史李渤所建,因形似玛瑙而得名。 糗饭藜羹:指粗劣的饭食。糗是干粮,藜是野菜。闲乐:自得其乐。
注释:百战之后,我的勇气依然如旧。边疆深入,耀武扬威。 龙庭破败,穹庐烧尽。我登上燕然山,更在上面刻下铭文。 赏析:诗人以豪迈的笔调表达了自己百战百胜、英勇无畏的精神。在边塞的艰苦环境中,他仍然坚守信念,勇往直前。他不畏艰险,深入边境,耀武扬威。他不仅在战场上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还在燕然山上刻下了铭文,以示自己的功绩。这首诗展现了唐代边将的英雄气概和豪情壮志
【注释】 次韵:即和诗,应和别人的诗作。梵天阇梨:指佛教僧人。 数峰残雪对闲门:数座山峰上残留着未消的积雪,面对着一座闲寂无人的山门。 世态悠悠莫可论:人世间的世道人情变化无常,难以谈论。 静室禅馀忽相忆:在安静的房间里读书、参禅时,忽然想起了远方的朋友。 划灰孤坐到黄昏:独自在昏暗的屋子里,直到天黑才结束一天的读书或修行。 译文: 群山之巅残留的残雪对着那闲寂无人的山门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溪边隐居的生活。他独自居住在松竹环绕的小屋里,过着宁静的生活。然而,尽管生活如此平静,但他仍然对世间的繁华和喧嚣感到怀念。 “松竹森森独掩扉,尘中谁复爱忘机。”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优美。松竹环绕的小屋,显得格外宁静和祥和。而“尘中谁复爱忘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世界的淡泊和超脱。他不再追求名利和地位,而是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 “苍苔满砌无人到,犹感幽禽夜夜归
注释:我住在孤山下,友人元敏以四绝诗嘲笑我,我便依韵和酬。 所栖幽致异人寰,隐居之处与众不同,不同于世俗人间。野艇秋归碧浪间,秋天的小船停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 残日淡烟凝望处,夕阳西下,淡淡的烟雾弥漫在视野中。参差楼阁认孤山,远处的孤山隐约可见,与参差的楼阁相映成趣。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隐居孤山时所作。他描绘了自己隐逸之地的独特风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作品,题为“送僧之金陵”。 金锡孤携问去程 - 金锡:指僧人手中的金色锡杖,象征着他的身份。孤携:独自携带。问去程:询问旅程。 萋萋原草暮烟平 - 萋萋:茂盛的样子。原草:草地。暮烟平:夕阳下的烟雾弥漫。 六朝旧迹秦淮畔 - 六朝:指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秦淮:古代南京的一条河流,今名秦淮河。旧迹:过去的遗迹。 应感兴亡听水声 - 应感:感应;感受。兴亡
【注释】 道场:佛教寺院。山途中:在山路上。依依云木:依依,依恋;云木,云气、树木。相留:相互留恋。孤舟:小船。平波:平静的水面。更为:更替。一转头:指一回首。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前两句写秋色山景,后两句写泛舟江上,以景结情。 开头两句“独下层峦景物秋”,点出时间是秋季,地点是道场山,突出了秋天这个特定的季节特征。“层峦”二字写出了山的层叠起伏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