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圆
注释: 春日别同志:春天的时候,我与你分别。 路歧南北与东西:我们的道路分叉在南北东西。 伫立迟迟惜解携:我久久地站立着,舍不得和你离别。 忍向离亭折杨柳:我不忍在别离的驿站折下杨柳来赠你。 晚花零落杜鹃啼:傍晚时,花朵凋落,杜鹃鸟也啼叫起来。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依恋之情。首句点明时间是春天,然后以“路歧南北与东西”来形容道路的分叉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雪晴山院景堪跻” - 关键词:雪晴、山院、景、堪跻(登) - 解释:在晴朗的雪后天气中,山间寺院的景象显得格外美丽,足以让人攀登。这里的“堪跻”意味着景色足够吸引人以至于让人想要登上去观看。 2. “玉树琼楼照碧溪” - 关键词:玉树、琼楼、碧溪、照 - 解释:比喻山中的建筑如玉石般晶莹剔透,楼阁如天上的星辰般明亮璀璨,它们在阳光照射下反射出碧绿的水面
【注解】 福善祸淫言可信:祸福是上天安排的,人应该信服。 吉凶由己语堪陈:吉或凶是由自己的行为决定的,所以应当陈述出来。 乖仁背义都无耻:违背仁义的行为都是没有道德底线的。 只记临行拣日辰:只记得要出发前选个好日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写的一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对命运的深刻感悟。 首联“福善祸淫言可信,吉凶由己语堪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祸福都是上天安排好的,人应该相信它
这首诗是诗人在湖西杂感之作,其二十。全诗如下: 凿得新泉古砌头,煮茶滋味异常流。 夜来闲看澄明性,天上无云月正秋。 注释: 1. 凿得新泉:用凿子挖出新的泉水。 2. 古砌头:旧石砌成的墙。 3. 煮茶滋味异常流:形容煮茶时水的味道像从山中流出的清冽之水,味道异常甘美。 4. 澄明性:比喻月亮明亮清澈。 5. 天上无云:意思是夜晚的天空没有云。 6. 月正秋:指月亮正值秋季,也就是秋天的月光。
【注释】 闲轩:空无所有,指官署。月照:月光照射。亏(kū):缺损;盈:满。消长:盛衰更替。吉凶:指人事的得失。倾:倾斜。宠辱:恩宠与屈辱。惊:惊惧。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湖西任上所作。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将人的命运与自然界的变化相比拟,表达了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观点。首句“明月”点明时间,写月亮从东升到西落,映照在空荡荡的官署里,忽而明亮,忽而晦暗。第二句写月的盈亏变化与人事的得失相仿
下面是对《湖西杂感诗 其十一》的逐句释义,并附上必要的赏析: - 诗句原文: 兰在深林亦自馨,岂因风雨阻鸡鸣。 由来君子须谋道,不为时人有重轻。 - 译文: 兰花生长在深深的林中也能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并不因为风雨就会阻碍它的晨鸣。 自古以来,君子必须要谋求道理,不是为了迎合时人的喜恶而有所偏重。 -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兰花的生长和风雨中的坚持,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名利
【注释】: 1. 湖西杂感诗:作者自序中说,他写“杂感”是为了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忧虑。 2. 其十二:此诗的第二十二首。 3. 宵行:夜里行走。 4. 似有情:好像在表达感情。 5. 为防暴客到天明:为了防备强盗,一直到天亮才敢回家。 6. 近来守禦无功绩:近年来防御工事一点功劳也没有。 7. 不吠人形只吠声:狗不叫唤人的形体,只是叫唤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对每句诗进行逐词解释,最后将每句诗意串联起来,概括出全诗的大意即可。本题要求考生赏析“闲坐思量茆屋下,夜深秋月照平湖”这两句诗,所以考生要抓住这两句诗中的关键词语来进行分析。 【答案】 ①“闲坐”意为“闲暇无事地坐着”
【注释】: 湖西:即“湖心”,位于江西南昌市。杂感诗:抒发感慨、议论时事的诗。其十三:指第13首。伯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释迦,释迦牟尼,姓乔,名悉达多·阿难陀,佛教创始人。孔子和老子都是古代思想家,这里以他们来比喻自己或他人的高尚品德。夫子:孔子的尊称。文章:学问、文才。都不顾:都不屑一顾。可怜:可爱。容易:容易地。过:虚度。光阴:时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道德和才华的珍视
移得烟溪竹数竿,闲庭栽处绿阴寒。 虚心高节真堪爱,不放常人暂入看。 【注释】: 湖西杂感诗 其四:是诗人在湖西所作之第四首诗,诗中描绘了一株孤植于庭院的修竹,表现了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移得烟溪竹数竿:将这株竹子移植到烟溪边。 闲庭栽处绿阴寒:将竹子移植到庭院里后,它长出的枝叶遮天蔽日,给庭院带来了一片清凉之感。 虚心高节真堪爱:这株竹子的胸襟宽广、节操高尚,真是值得喜爱。 不放常人暂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