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圆
《书山中道士壁》 松下消摇自扣扉,相留终日话真机。 烟藏花岛青牛卧,客散仙房独鹤归。 丹井泉澄天影小,玉坛风冷磬声微。 乘闲拟学冲霄术,九土茫茫得者稀。 注释: 1. 松下消摇自扣扉:在松树旁轻轻晃动身体,自己敲门进入。形容诗人轻松自在地走进山林,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2. 相留终日话真机:与朋友畅谈天地之奥妙,探索宇宙的真理。 3. 烟藏花岛青牛卧:在烟雾缭绕的花岛上,青牛悠闲地躺着
注释:病愈而起,走到衡门,发现它已破旧不堪,门前长满了雨苔。病愈起于深秋,感到气象闲适。 看到水面不能不感叹自己的白发,倚栏重得见青山。风高砌木蝉犹噪,社近茆堂燕已还。 独自坐着,独自吟唱,又终日如此,有谁来此问衰颜。 赏析:这是一首写诗人因病起而作诗的诗。首联“衡门牢落雨苔斑,病起深秋气象闲”是说衡门已经残败不堪,屋前长满了雨苔,诗人一病不起已是深秋天气,感到十分悠闲。颔联“照水未能嗟白发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鉴赏诗歌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内容、语言、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内容上,注意抓诗歌中的人、物、景、情等;语言上,注意抓诗歌的结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等;思想内容上,注意抓诗歌的思想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态度等;艺术手法上,注意抓诗歌的构思、立意、构思的技巧和运用的手法等。答题步骤是先指出该诗的手法特点,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其效果及作用。 【答案】 译文
寄天台守能上人 台岭林泉胜十洲,忘机长往更无愁。考槃高趣何人识,招隐新题几处留。 深夜定回华顶月,经年书断海门秋。谁知抱疾西湖上,南望云山想胜游。 注释:1. 台岭:即台州之岭。2. 十洲:指传说中的海外仙岛。3. 忘机长往:指远离尘世的烦恼和忧愁。4. 考槃:指隐居山林生活简朴。5. 何人识:谁能理解或欣赏这种高洁的生活趣味。6. 招隐:指隐居生活。7. 夜回:夜晚归来。8. 经年:一年之后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韩愈。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诗句解释: 1. "融融春色伴花荣" - “融融”意为温暖、和煦,“春色”指春天的颜色和气息。这句话描述了春天温暖的气候和花朵盛开的景象。 2. "浓翠参差雨乍晴" - “浓翠”指的是浓密的绿色,“参差”指参差不齐。这里描绘了雨后初晴时,大自然中树木的绿色更加浓郁且分布不均匀的景象。 3. "低拂冷烟元亮宅" -
浙江晚望 景象依依满目前,倚筇闲望思凄然。 隔云清磬山傍寺,照水孤灯渡口船。 荡漭落潮平古岸,参差归雁没遥天。 钱王霸业今何在,牢落荒城积野烟。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景象依依满目前: 描述眼前景物的连绵和美好,"依依"意味着事物之间相互牵连,形象地表达了景色的和谐与美丽。 2. 倚筇闲望思凄然: 用"倚筇"表现人物的悠闲状态,通过"闲望"描绘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解析】 “梵天寺二首其一”是本首诗的题目,全诗共有四句。前两句写景:路上中峰势屈盘,尘埃踪迹到终难。后两句抒情:秋杉影射经窗冷,夜浪声摇睡榻寒。最后两句写景:云过闲轩香篆润,日移幽砌藓痕乾。最后两句写景:吟馀静立凭栏久,极目长江水渺漫。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把景色描绘的生动形象,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答案】 (1)“路上中峰势屈盘”,指山路蜿蜒曲折,像一座山峰。 “尘踪”,尘土的踪迹。“终”
雁 岁岁随阳整羽翰,翱翔还见过云端。 哀音断续霜风紧,群影参差夜月残。 雕鹗已逃榆塞险,烟波初下洞庭宽。 行人万里思归切,送目遥空寄信难。 注释: ①岁岁:年复一年。②随阳整羽翰:指大雁每年随着季节变化而迁徙。③翱翔还见:在空中盘旋飞翔。④云巅(yān):高空。⑤哀音断续:指雁叫时发出的声音断断续续。⑥榆塞险:指山海关一带,是古代兵家的要塞之地。⑦烟波初下:水雾弥漫的洞庭湖。⑧洞庭:古地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庭松》。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1. 乔枝偃盖势凌云,一植幽庭度几春。 注释:高大的树冠低垂覆盖着整个天空,就像它生长在深深的庭院中,度过了几个春天。 译文:高耸的树干低垂,如同覆盖了整个天空,仿佛它在深深的庭院里度过了几个春秋。 2. 荣落未曾同众木,孤贞长自伴闲人。 注释:树木的荣衰与周围的树木不同,始终独自陪伴着那些悠闲的人。 译文
【注释】: 1. 寄曦照上人:寄给曦照上人。 2. 尘外禅房:指超脱尘世的寺庙。 3. 掩渺弥:掩映,模糊。 4. 高情:超然的情趣。 5. 苦吟几度成华发:苦苦地吟诗,已经长出许多白发了。 6. 默坐连宵忆翠微:长时间静坐在禅房里,连夜思念着翠微山。 7. 风带荷香飘静榻:风吹来荷花的香气,飘动在静室的小床上。 8. 雨滋苔色污闲扉:细雨滋润了苔藓,使闲散的门扉变得斑驳。 9. 炎天几阻相寻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