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枝偃盖势凌云,一植幽庭度几春。
荣落未曾同众木,孤贞长自伴闲人。
风生静夜寒声健,雪霁遥峰翠色新。
萧洒最宜禅定起,坐观行绕远埃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庭松》。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1. 乔枝偃盖势凌云,一植幽庭度几春。
    注释:高大的树冠低垂覆盖着整个天空,就像它生长在深深的庭院中,度过了几个春天。
    译文:高耸的树干低垂,如同覆盖了整个天空,仿佛它在深深的庭院里度过了几个春秋。

  2. 荣落未曾同众木,孤贞长自伴闲人。
    注释:树木的荣衰与周围的树木不同,始终独自陪伴着那些悠闲的人。
    译文:虽然其他树木会经历盛衰更迭,但松树却始终保持着它的孤独与坚韧,一直陪伴着那些悠闲自在的人们。

  3. 风生静夜寒声健,雪霁遥峰翠色新。
    注释:夜晚微风拂过,松林发出阵阵寒气,显得更加精神;雪后远山被新的翠绿色覆盖。
    译文:在宁静的夜晚,微风吹过松林,发出阵阵清脆的声音,使得整个景象更加生动;雪后,远山呈现出新的翠绿色,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4. 萧洒最宜禅定起,坐观行绕远埃尘。
    注释:这种潇洒的姿态最适合进行冥想修行,坐在树下静静地看着人们忙碌地来来往往。
    译文:这种超脱世俗、潇洒自如的姿态最适合进行冥想修行,坐在树下静静地看着人们忙碌地来来往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庭院景象,通过松树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松树不仅在形态上高大挺拔,而且在气质上也显得孤傲独立,不受世俗纷扰。同时,松树的生命力也非常顽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展现出勃勃生机。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的一种启示,鼓励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享受那份独特的逍遥与自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