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圆
【译文】 城市居无分,山林住有缘。 语惭甘似荠,道贵直如弦。 兀兀吟终日,羸羸病过年。 静招湖畔鹤,闲泛雪中船。 散闷虽无酒,怡情喜有禅。 鬓根霜任点,心迹火休然。 冷淡将谁合,消摇且自怜。 闲来窗下坐,试笔偶成篇。 【注释】 1. 城市居无分:在繁华的城市中没有一席之地,形容生活艰辛或不得志。 2. 山林住有缘:在自然中找到归属感。 3. 语惭甘似荠:言语谦虚得如同野草一样不起眼
远山 远山:远处的山峰。 青才数点:青山点点,色彩斑斓,犹如点缀在天空中的星星。 杳杳几千程:山高路远,不知有多少路程。 幽槛叶初落:深秋时节,树叶飘落,落在幽雅的栏杆上,显得格外寂静。 高空雨乍晴:雨过天晴,乌云散去,阳光照耀着蓝天和大地。 崔嵬微有状:山峰高耸,轮廓清晰,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窈窕莫知名:山峦起伏,云雾缭绕,难以辨认其形状。 招隐谁长往:有人常常来隐居山林,寻找心灵的宁静。
【注释】: 将:送。之:到。霅溪:水名,在今浙江湖州市。择梧:人名。选自《唐诗三百首》。 白云深处草堂闲,曾伴支公薄暮还:白云深处的草堂十分清闲,我曾陪伴过支遁先生一起在傍晚归来。 独上孤舟欲西去,倚樯回望祇青山:独自乘着小舟向西驶去,靠在船舷回头望着那青翠的山峦。(祇,只) 译文: 在白云深处的草堂中十分清闲自在,我曾和支公先生一同在傍晚时回来。 独自乘着小舟向西驶去
【解析】 此诗为七律,前四句写病后孤寂的生活,五、六句写病中所见所闻,最后六句写对病中生活的感伤。全诗语言朴实,不事雕琢,意境高远,情致凄清。 【答案】 译文:老朋友很少来访,我的破败的屋子被轻轻掩上。药鼎里残存着药渣,颔(下巴)上长出了长长的白胡子。尘点粘附在书案上,苔痕覆盖在石床上。檐下幽暗有虫子织网,砌上凉冷有菊花含香。静默思念,怜惜深夜的孤单,消瘦怯懦怕晚凉。云峰归途尚未能到达
湖居感伤 迷真渺无始,飘业产钱唐。 外族宗南郡,门风祖偃王。 微缘先劫种,宿习妙龄彰。 父母怜多病,亲宾怪异常。 布花模讲道,画石学题章。 戒印龀年佩,心猿志学狂。 荣名虚准拟,簪组妄思量。 礼乐师周孔,虚无学老庄。 躁嫌成器晚,心竞寸阴忙。 翼翼修天爵,孜孜耻面墙。 内藏儒志气,外假佛衣裳。 每恶销金口,时劳疾恶肠。 手中期得桂,箭下待穿肠。 騃鹿方随焰,坚冰忽遇阳。 系珠知在体,甘露忝亲尝。
解析: 诗句解释: 1. “犬争功” - 这一句通过比喻,将犬视为有功之犬,但这里的“功”并非真正的功绩或功劳,而是指狗的吠叫行为。 2. “雪毳文毛虚有表” - 这里用“雪毳文毛”形容犬的外貌特征,暗示其外表虽华丽却无实际价值。 3. “防奸禦御且无功” - “防奸禦御”意指防止奸邪的行为,但在此语境下,这种预防似乎并未成功,因为犬的吠叫并没有阻止任何坏事的发生。 4. “中宵谁解频频吠”
【解析】 此诗首句“一空长寂寂”中的“一空”,指诗人的心境空虚。“寂寂”二字,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同时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感和敏锐的感受能力。 第二、三两句“万类本惶惶”中的“惶惶”二字,既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和思考,又表现出诗人的悲凉和无奈之情。 四句中“庶了无生旨”中的“庶”字,是“庶几(几乎)”的意思,这里指诗人希望有所作为。
【注释】素斑:白色斑点,比喻文采。双角:指鹤的两只长腿。 “我兼文武”四句:诗人自比为文才武功都具备的人。时瑞:当时的吉祥物。汝但白身:你只有一身素白。空有年:只有白白地度过一年。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物寄寓了作者的政治主张。 首句点明题旨:鹿身上有白色的斑点和花纹(即素斑),头上又长着一对角,是文采、武功俱备;而鹤身上只有素白的颜色,头上没有角,只有一双长腿,却能高飞远举。
第一绝句: “鹤自矜”,指这只鹤很自负,它骄傲地在山林间翱翔。“紫府青田任性游”,指这只鹤喜欢在紫色的天宫中自由自在地游玩。“仙材”指的是仙人的材料或者天赋,而“鹿犬凡鸡岂合俦”则是说即使是鹿、犬、鸡这些平常的动物也无法与这只鹤相提并论,因为它们的寿命远不及鹤的千年之寿。 第二绝句: “一声清唳”,形容鹤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嘹亮的号角。“万山秋”,指的是秋天时分,群山环绕的场景
注释: 属兴难忘水与山,救时箴戒出其间。 属兴:指对国事的忧虑。救时:挽救国家于危难之时。箴戒:规劝,警戒。 读终翻恨吾生晚,不得斯人一往还。 读终:读完。翻恨:不禁怨恨。吾生:我的一生。斯人:这样的人。一往:一直,始终。还: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