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处草堂闲,曾伴支公薄暮还。
独上孤舟欲西去,倚樯回望祇青山。

【注释】:

将:送。之:到。霅溪:水名,在今浙江湖州市。择梧:人名。选自《唐诗三百首》。

白云深处草堂闲,曾伴支公薄暮还:白云深处的草堂十分清闲,我曾陪伴过支遁先生一起在傍晚归来。

独上孤舟欲西去,倚樯回望祇青山:独自乘着小舟向西驶去,靠在船舷回头望着那青翠的山峦。(祇,只)

译文:

在白云深处的草堂中十分清闲自在,我曾和支公先生一同在傍晚时回来。

独自乘着小舟向西驶去,靠在船舷回头望着那青翠的山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湖州与友人告别时所写,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首句“白云深处草堂闲”,描绘了一个宁静而闲适的画面。白云飘渺,仿佛与世隔绝,草堂则藏于其中,远离尘嚣,显得格外清净。这一句不仅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也为读者营造出一个宁静、悠远的意境。

第二句“曾伴支公薄暮还”,则是回忆与友人共度的时光。支遁是晋宋间著名的高僧,他的诗作多有超脱世俗之意,而诗人也曾与他有过交往。这句诗既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也展现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第三句“独上孤舟欲西去”,则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诗人独自一人登上小船,准备离开。这里的“孤舟”象征着诗人孤独的身影,而“欲西去”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不舍与无奈。这一场景既展现了离别的悲凉之情,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最后一句“倚樯回望祇青山”,则是诗人对离去后的景象进行想象。他站在船头,回望着那熟悉的青山,心中充满了留恋与不舍。这里,青山似乎成了诗人情感的象征,它代表着诗人对故乡、对朋友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朴素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及离别的哀愁之情。通过对白云、草堂、孤舟、青山等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于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形象。同时,诗中的用词也恰到好处地传达了情感的细腻与丰富,使得整首诗读来令人感怀不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