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正
这首诗是作者奉挽一位名叫灵泉明府的东叔学士之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以及相关的赏析: 诗句解读及赏析: 1. “西州文物起雷霆,四海一家仰聚星。” - "西州"通常指的是中国西北地区,如新疆一带,古代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积淀。"文物"则指当地的文化遗产,如古代的遗址、建筑等。"起雷霆"形容这些文化遗产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震撼力。"四海一家"意味着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在本地受到尊重
这首诗的意思是表达出对䨥先生的赞美,以及他超脱物外的高尚品质。 注释: 1. 眼如明月口如神:形容䨥先生的眼睛明亮如同明亮的月亮,他的言辞机智,聪明过人。 2. 闲里乾坤物外身:在忙碌的生活中,他却能保持一颗超然的心,不受外界干扰,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行为。 3. 世上穷通都莫问:无论世间是贫穷还是富有,他都不会在意,只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4. 粹然生色几何人:这样的人是多么稀有和难得啊
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君锡知丞僚友录示诸公所赋介寿堂诗谨次后溪先生元韵以记盛事 - 这是第一句,描述的是某人收到后溪先生的一首诗,并表示要效仿后溪先生的风格来回应这首诗。 老翁神气亦轻强,凿井耕田种豫章。 - 第二句,描述了一位老者的精神和气魄依然强大,他像挖井、耕种一样,在生活上努力耕耘。 扶植高标盘石壑,养成合抱栋明堂。 - 第三句,形容这位老者如同扶持一座高高的山峰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奉送温甫主簿赴昌元新任 -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即将离开的友人,名为温甫的主簿。"昌元"可能是地名或别称,具体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2. 年来昌合颇多儒 - 这里的“昌合”可能是指某个地区或时代,诗人感慨这些年该地区或时代中涌现了许多学者。 3. 满目青山秀不枯 - 描述的是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诗人看到了满山的青山,它们美丽且生机勃勃,仿佛永远不会凋零。 4.
首先输出诗句,然后是译文。 诗句: 1. 独抱遗经手不停 2. 振衣艺苑自雷霆 3. 文如曾子反居亚 4. 才过高轩又短龄 5. 共叹麒麟封白壤 6. 喜看鸿雁在青冥 7. 慈颜莫作虚空想 8. 西简先生千字铭 译文: 1. 我独自抱着那些陈旧的经书,手上的动作从未停歇。 2. 我振衣而起,仿佛雷霆般的气势,驰骋在艺术的殿堂中。 3. 我的文思宛如曾参,虽然年纪轻轻却能与孔子相匹敌。 4.
注释: - 扁舟三峡备艰难,幸脱风波魄未安:扁舟(小船)在三峡(长江的三个峡谷)准备迎接艰难险阻,庆幸的是它能够逃脱风浪,使自己的灵魂得以安宁。 - 山已陵夷成㟝嵝:山丘已经变得平缓,形成像峺嵝山(一种山峰)一样的形状。 - 水无约束渐弥漫:水流没有了束缚,开始向四周扩散。 - 半天堤柳垂春暖:半空中的堤岸上的柳树垂下了长长的枝条,春天温暖的气息弥漫开来。 - 满地江梅怯岁寒:遍地都是江边的梅花
诗句释义与赏析如下: - 白日青天晓色开:“白日”指的是太阳,“青天”指的是晴朗的天空。这里描述了早晨的景色,太阳高悬,天空湛蓝。“晓色开”则描绘了太阳初升,万物苏醒的景象。 - 太虚澄澈绝纤埃:“太虚”是佛教用语,指宇宙或宇宙的本源。这里用来形容天空清澈如洗,没有任何尘埃。“澄澈”强调了这种清澈的程度,而“绝纤埃”则进一步强调了纯净无瑕的感觉。 - 三阳不与寒威尽
积翠浮空老不枯,英灵今此定何如。 万章松柏还蒙密,千载风云颇阔疏。 一气周流无间断,四时变化有盈虚。 凭高极目怀嵩华,此愤何时可一摅。 注释: 题锦屏山:即《题锦屏山》。锦屏山在今安徽宣城西南,是李白的故乡,他曾多次游览并留下许多诗篇。 积翠浮空老不枯:积累着青翠的山色漂浮在空中却永远不会凋萎。 英灵今此定何如:英雄的灵气现在究竟怎样呢? 万章松柏还蒙密:万株苍松和柏树还郁郁葱葱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送许县尉解组东归》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当时,杜甫因“两京收复”之喜而心情愉快,因此赠诗给好友许县尉以表达自己的欢欣之情。 诗句解析与译文: - 万里来官蜀锦城,西南籍籍饮清名:从万里之外来到成都,在成都西南边享受清高的名声。 - 万里来:从遥远的其他地方前来。 - 蜀锦城:指成都的别称,古时有“锦绣之城”之誉。 - 西南籍籍饮清名
【注释】 长记:常记。春风拂拂吹:春风和煦。乌奴江:在今广西南宁附近。涟漪:水波纹,这里指水流。盘叟:相传为春秋时楚庄王的老师老子。心传日:心中传授一天。南翁:相传为春秋时楚庄王的老师老聃。指授时:指点传授一年。戎貊: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姓字:姓名字号。亲朋:亲友。芝眉:美如灵芝的眉毛。公朝:朝廷。开皇极:开创帝王大业。溪头:指隐居的地方。理钓丝:整理钓鱼线。 【译文】 记得春风吹过乌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