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特别是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诗句的意思和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同时,要联系原诗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题要求赏析诗歌的意境。此题难度不大,关键是理解诗意。这首诗写舟行受阻时所发出的感叹:逆水行船,却想前进不能;丈夫得意的日子
陈元礼奉诏徵彭处士于崇安却归永嘉省亲还京师抚事感时因集杜少陵诗四十韵奉赠 家乡既荡尽,游子去日长。 人事多错迕,不如早还乡。 翳翳桑榆日,白日照执袂。 超然欢笑同,相对如梦寐。 堂上会亲戚,久念与存忘。 三日共一筵,一举累十觞。 无乃太匆忙,今年又北归。 浩荡想幽蓟,公家有程期。 世故莽相仍,岂无济时策。 贤豪赞经纶,天子正前席。 勿为新婚念,平生感意气。 努力输肝胆,骞腾坐可致。 鄙人奉末眷
【诗句释义】 这首诗是作者在重游旧地时所感而作。首句写重到南溪怀远亭,看到满地霜雪;二句写桐树的枝叶上飘满了细雨;三、四句是说良辰美景,同友相携登高望远,心旷神怡,感慨万千;五、六句是说山中松柏依旧,但人已衰老不堪;七、八句是对人生易逝的感叹,最后两句则是对前贤的追慕。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苍凉,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前贤的景仰之情。 【翻译】 十一月五日重登南溪蒋氏怀远亭
【注释】 长塘散寒菱:长塘边散落着寒气,菱草凋零。 老屋荫乔木:旧宅旁的古树郁郁葱葱,庇护着这座老屋。 百年文献家:这家世代传承文化,有着百年的历史。 同此清夜宿:在这宁静的夜晚,我们共度良宵。 食非为盘餐:吃饭不是为了填饱肚子。 意在窥简牍:而是为了研究古籍。 弄翰既纷纭:拿起笔来写诗时,笔墨交错。 抽辞亦芳馥:写出诗句时,文采飘逸芳香。 论深理何玄:探讨深奥的道理,多么深邃。 情浃谊弥笃
注释: 风矩仪禁署,词华照儒林。 暂时执掌闽中节令,怎会忘记朝廷之心? 薰风兰江上,弭楫舒烦衿。 想到此地分离迅速,只有令我驰恋更深。 颇闻议环召,当宁有俞音。 行将膺受紫泥诏书,献上丹扆箴言。 不才托末契,终将侍华簪。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离开福建时写给朋友的诗。诗中的“暂”、“宁”、“念此”、“徒令”等词语都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
秋夜双溪上对月怀故人秋天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清肃, 秋夜里的时间也渐渐加长。 清澈明亮的溪水在月光中萧然自得, 明月虽照着我的身,却不能了解我的心。 我的心情又是什么,所思念的都是我所钦仰的。 啊,你如同玉一样皎洁, 与我有着相同的心意。 如果这个月亮能照亮你, 你能不思念我吗?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夜溪上明月和诗人自身的心境,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之情。首句“秋气日以肃”点明了时间背景
陈元礼奉诏徵彭处士于崇安却归永嘉省亲还京师抚事感时因集杜少陵诗四十韵奉赠 南风作秋声,苍茫云雾浮。 客子中夜发,乌啼满城头。 长啸宇宙间,维时遭艰虞。 兵戈满边徼,中原有驱除。 天未厌戎马,积尸草木腥。 原野转萧瑟,青山犹哭声。 纡馀膏脂地,连云列战格。 园庐但蒿藜,何由似平昔。 贵人岂不仁,不似问疮痍。 万里烦供给,上官督有司。 诛求何多门,出师亦多门。 借问大将谁,不独卿相尊。 群盗何淹留
感兴四首 其四 【注释】 “女贫”二句:意谓女子贫困时,嫁娶是困难的;而读书士子穷困时,侍奉富贵人家却容易。适人难:这里指贫困妇女嫁人困难。事人易:这里指富贵士子侍奉权贵容易。“堂堂”句:意谓有才德之士(堂堂七尺躯),道义上并不比一般人卑贱,可是一旦失节,便反受屈辱、受累赘。“孰知”句:意谓谁知那些出卖自己人格的人,反而会得到高官厚禄,反而更加受用。 “由来”三句:意谓自古以来
赠陈宪史之福建 夫君英妙姿,家世联仕籍。 弱龄济乌台,所掌在文墨。 致身已青云,腾誉如白璧。 序劳合优迁,随牒更远役。 七闽处南陲,宪府堂堂辟。 君往试所长,俯就列曹职。 相逢钱唐滨,秋风动行色。 嗟兹遘时艰,天地满兵革。 呜呼凋瘵氓,何乃际斯厄。 生者困科差,死者堕锋镝。 贵人岂不仁,胡不怀惨恻。 我观得意者,及是翻取适。 旌旗出广路,百步人辟易。 假威济诛求,生事徼玉帛。 高堂日置酒
注释: 1. 锦衣映朝日,道路促征鞍。 - 锦衣:华丽的衣服。 - 朝日:早晨的阳光。 - 道路促征鞍:在旅途中,马被催促着前行,所以鞍子被压得很低。 2. 舜江水如鉴,待君照容颜。 - 舜江:指浙江的一条河流,即钱塘江。 - 水如鉴:像镜子一样清澈。 - 待君照容颜:希望您的容颜能被这舜江的水映衬得更美好。 3. 还从得意处,应念作官难。 - 得意处:感到高兴和满足的地方。 - 应念作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