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易
注释: 穿过竹林小径,嫩苔被穿破,新长出的竹笋挺立着。池塘边,涨绿的春水泼溅在新的酒醅上。 黄黑相间的老树梢上的蝴蝶受惊飞起,翠绿色的鱼从水中探出头来,然后又游走了。 赏析: 首夏村居杂兴二首(其一) 这是一组描绘初夏乡村生活情趣的小诗。前两句写诗人穿林踏径、穿行于村间所见所闻之景,后两句则通过写诗人与自然景物的相互感应来表现诗人对初夏山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此诗以“初夏村居”为题
【注释】 戏调月心:用曲调来戏谑月宫的嫦娥。 扣门载酒可容来:扣着门,带上美酒,好容易来相见。 怀抱相得:指彼此心意相通,感情融洽。 好开:很愉快。 只恐彭宣惊女乐:恐怕彭宣听到女乐声会惊扰了她。 后堂丝竹一时回:指后室中管弦乐器突然停止演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妻子的赞美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顺口。诗人通过写妻子与自己相处时的情景和心情,表达对她深厚的爱情。
【注释】 陈仲渊:人名,作者的朋友。别室:即别业。琴中流水:意指古琴上的流水声。画里秋山:意指画中的山景。更欲移床傍修竹:意指想要搬开椅子靠近竹子。卧看饥鹤啄莓苔:意指躺着看饥饿的鹤在吃莓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琴”与“山”的比喻,来表现自己孤寂的心情。 首联写诗人听到的琴声,以及由此而想到的画面。“琴中流水澜翻落”,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流水潺潺如琴音之悠扬
因公事留驿中遂登姑苏台晚望 古驿西风起,中含水国秋。 官闲公馆静,鸟下吏人休。 移簟微凉入,登台晚兴留。 乱蝉当槛急,众木抱城稠。 天迥抟苍鹘,山横走翠虬。 虚无疑地尽,突兀并云浮。 绝景嗟才窘,微吟怯语遒。 烟霏生变态,鸥鹭傲冥搜。 初月清如湿,残霞散不收。 似乘牛渚舫,若在武昌楼。 娃馆今荒草,吴官祇废丘。 按图非旧迹,访古莫深愁。 蘋浦渔歌断,枫根鬼唱幽。 掠檐闻鹤警,照席数萤流。
【注释】 首夏:即初夏。村居:在乡村的住所。杂兴:即随感或即事成诗。荆扉:篱笆门,这里指简陋的农家茅舍。菰菜:茭白。近堪求:即近可求。鲈鱼、菰菜都是江南水乡的特产。寻:访求。吴淞:今属上海,古称吴江,因有吴淞江流经而得名。尽头:结束,这里指尽头处就是作者的居所。 【赏析】 《首夏村居杂兴二首》是诗人晚年退居乡间时所作。这组诗共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初夏时节在乡村的住所
《郊居寓目随事辄题四首》,这是一首由袁易所创作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在郊外居住时观察到的自然美景和内心的感受。下面将逐一解读这首诗的每个部分: 1. 首句:“把酒清江上,扁舟送夕晖。” - 关键词:“清江”、“扁舟” - 译文:端起酒杯,对着澄清的江水,乘坐扁舟送走了傍晚的光辉。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夕阳下,用一杯酒和一条小船来欣赏江水的美丽景色。这里的“清江”象征着宽阔、深远的水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飞燕惊鸿拟未真,飘飘直欲似行云。 - 飞燕惊鸿:这里指代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女西施。传说她有绝世容颜,曾引起无数人的遐想,因此“拟未真”意味着这幅扇画可能尚未完全描绘出西施的美貌,还留有一丝想象空间。 - 飘飘直欲似行云:形容画面上的飞燕或惊鸿,仿佛要随风飘动,轻盈如同天上的行云,给人一种飘逸、自由的感觉。 2. 入舟山色羞眉黛,隔岸榴花避舞裙。 - 山色羞眉黛
湖上即事多怀月心之辞送罢东风身是客,午窗半对紫玫瑰。 家山枕上分明见,何处浓香唤梦回? 注释: 湖上即事:即景抒情,写眼前景物。 送罢东:春风送走了冬日的寒气。 身是客:指游子的身。 午窗:中午时分的窗前。 半对紫玫瑰:一半对着紫色的玫瑰花。 家山:指故乡。 枕上:睡觉时。 分明见:看得清楚。 浓香:浓郁的香味。 唤梦回:叫睡醒的人回到梦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湖上即景抒情的场景
注释1:题画黄葵:题诗于黄葵画上。 注释2:戎葵:向日葵。 注释3:春滟绿鬟欹:春天的酒液溅湿了绿色的鬟发,显得有些凌乱。 注释4:折枝:指花谢。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写诗人怀念昔日与友人在葵花下饮酒赏花的愉快往事,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首句以回忆的方式开篇,点出了诗人曾经在葵花丛中畅饮的场景。金杯、春滟等词语形象地描绘出当时的美好氛围。 次句则是对现实的感慨
秋夜怀友 屋角阑干北斗垂,谁家长笛夜深吹? 月流河汉天机急,秋到山川木叶知。 老去潘生聊漫赋,向来宋玉不胜悲。 四时代谢浑闲事,有底穷愁入两眉? 注释: 1. 屋角阑干:描述诗人在夜晚站在屋角上,依靠栏杆沉思的情景。 2. 北斗垂:指的是北斗星悬挂在天空,暗示着夜晚的到来。 3. 谁家长笛夜深吹:表达了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感觉,仿佛只有一个人在那里吹笛子。 4. 月流河汉天机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