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易
注释: 1. 雨声连夕乱鸣檐,野色今朝稍入帘。 - 雨声连夕:整夜的雨声。 - 连夕:整晚。 - 乱鸣檐:雨水打在屋檐上发出的声响杂乱无章。 - 野色:大自然的颜色,此处指天空的颜色。 - 今朝:今天的早晨。 - 稍入帘:渐渐进入窗帘。 2. 绿树成围黄鸟度,青天欲尽白波粘。 - 绿树成围:树木围绕着整个环境。 - 成围:围绕。 - 黄鸟度:飞过黄色的鸟。 - 青天欲尽:天色将尽。 - 白波粘
湖上即事多怀月心之辞浙东山色渡江青,眼底新诗向此成。 天尽云低看鹘落,日斜风细待潮生。 注释: 浙东山色渡江青,眼底新诗向此成。 天尽云低看鹘落,日斜风细待潮生。 译文: 浙东的山色在渡口显得青色,眼中的新诗正在这里形成。 天空渐渐低下去,看着鹰从高空坠落,太阳西斜,风儿细腻,等待着潮水的生成。 赏析: 这首七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
秋夜怀友二首 平生故旧谁知我,潦倒襟期子略同。 纵酒祇判千日醉,读书少忍十年穷。 岁华晼晚欺霜鬓,物色凄凉入共桐。 未用相看叹摇落,古来江汉有秋风。 【注释】 ⑴潦倒:困顿、失意。襟期:指抱负志向。“襟”是衣襟,喻怀抱。 ⑵晼晚:年老之时。霜鬓:白发。 ⑶物色:景物。这里指秋天的景色。 ⑷江汉:泛指长江和汉水一带,即楚地。秋风:比喻高洁的节操。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诗人因遭排挤,仕途不顺
注释: 决决堰根水,跳珠终日鸣。 决决的堰根水流,整天像珍珠一样跳跃不停。 班荆坐忘返,中有激湍声。 坐在荆木上忘记了回家,其中有急促湍急的流水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首句“决决堰根水”描写了水流从堰根流过的情景,形象地表达了水的奔腾不息和气势磅礴。接着第二句“跳珠终日鸣”则通过比喻手法,把水珠比作珍珠,形象地描绘了水珠在水流中跳跃、发出悦耳声响的景象。第三句“班荆坐忘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赏析”,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此题要求赏析全诗,注意从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两方面分析。 第一句:“江上平芜望欲迷”,译文:眼前江上茫茫的草荡,望去简直要迷失方向了。这一句是写景,诗人站在江边,远眺茫茫的草地,一片迷茫,不知所指,这是在写景,更是在抒发自己的心情。“望”写出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 第二句:“江边密雨细如丝”
【解析】 此诗是作者在郊居时随事辄题之作。第一句点出时序,第二句写天气,第三句写鸥鸟的叫声与春天相呼应,第四句写山色迎客。“鸥声春命侣”,以鸥为伴,说明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也表达了他追求自然的心境和情趣。 【答案】 译文:雨水洗净万物露出本来面目,春风和煦阳光明媚。鸥鸟发出鸣叫,仿佛在呼唤春天的到来,山色映入我眼,仿佛在迎接我的到来。 注释:郊居:居住在郊外。寓目:放眼看。随事辄题
注释:在郊外的住所随意观察,看到了什么就题诗一首。 译文:我站在江边捕捞寒鱼,巨大的鲩鱼和莫逃都逃不了我的网眼。 鲦鲿翻腾有神灵,跃出水面像银刀。 赏析:这是作者隐居郊居时的作品。首句“绝江捕寒鱼”描绘了一幅江边捕鱼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第二句“赤鲩巨莫逃”,则以生动形象的手法描绘了捕获大鱼的过程,表现了作者捕捞时的专注和喜悦。第三句“鲦鲿翻有神,腾出如银刀”
【注释】 刷羽翰:洗刷羽毛。翰,指鸟的翅膀。 乍随天马万人观:突然伴随着天马(指骏马)出现在众人面前,万人观看。 孤飞雪点青云破:形容鹤独自飞翔时,雪花点缀在天空中。 一击秋生玉宇宽:比喻秋天的来临,使天空变得宽阔、明朗。 追雁鹜:追赶雁群。 驱除:除掉。 辨枭鸾:分辨出雄雌。枭,雌鸟。 江南明月难同色:比喻南方的月亮虽美丽却比不上北方的月光皎洁。 白露漙:指白色露水凝聚在台阶上。漙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他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他对自然、生活和人生的感悟。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城郭烟花裹屋庐,萧然谁识范莱芜。 在城郭之中,烟火缭绕,房屋被烟花包裹着,这让我不禁想到范莱芜。 借居种竹怜君达,筑室移山笑我愚。 我在这里借居,种下竹子来照顾你,而你却嘲笑我的愚蠢。 坐久眼看乌几绽,醉来头向墨池濡。 我坐在那里久久地看着乌鸦几声啼叫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了诗歌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元素,考核范围比较广,涉及面也比较广。答题时要求学生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春雨漫兴三首”的诗句及注释,考生需逐句分析,结合诗中内容、手法、表达的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即可。注意不要只答表面意思。 【答案】 (1)译文:连绵不断的阴雨让人心情烦闷愁苦,久晴之后又见春阳,心中顿觉欣慰。频频传来窗外的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