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易
台城路和师言送春 落红填径东风恶,贪飞燕雏归晚。听雨楼低,留春地窄,谁念闲情消减。天涯漫览。正鸥渚波宽,柳汀云黯。赖有遥峰,数尖遮断送愁眼。 注释:落红填满了小径,春风带着恶气吹来,燕子急切地想要回到巢中,但天色已经晚了。在听到雨声的低吟中,楼阁显得更加低矮;春天的景色虽然美丽,但空间却是狭小的。谁会想到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的闲情会被消磨得越来越少呢?我独自在天涯四处游览
【注释】 (1)八月一日雨后:指八月初一的雨后。 兼寄城中诸友:同时写给城里的朋友们。 (2)今我不乐思出游,宿酒昏昏仍懒惰:今天我不高兴,想到外面去游玩,但宿酒已醒,仍然懒洋洋地躺着不动。 (3)安得凉飙破烦郁,竹头抢地桐阴妥:怎样才能得到一股凉风扫去我心中的烦闷?竹林上头有风吹过,树叶互相碰撞发出响声,好像在说:“快过来!” (4)纨扇那能脱腕挥,纱巾不觉酣眠堕:我手中拿着团扇却无法甩开
【诗词原文】 对荒台老树,云物淡,水容清。更犀尘玄谈,疏髯长啸,此地逢迎。幽并故多俊杰,看赋诗、鞍马气纵横。昼拥金狨傍柳,夜呼银甲弹筝。 齐奴锦去绿芜生。歌院锁虫鸣。问斜日秋光,猩红睡魄,知为谁醒。盈盈倚墙弄色,更无言、向客最含情。折赠何人云鬓,今宵肠断西泠。 【注释】 对:面对 荒台:荒凉的台观 老树:枯树 云物:指云雾和景物 犀尘:犀牛之尘,比喻人的豪放之气 玄谈(xuán tán)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孝祥的《忆旧游·元夕雨》。 译文: 记得笙歌在茂苑,绣锦吴语的吴歈,京城的风流。夜驰金吾令,正笼纱竞陌,雾暖春柔。翠蓬阆府移下,花影一天浮。任画管催更,玉绳挂晓,犹醉西楼。 回头看往事如梦,但杜牧多情,难忘扬州。小雨重门闭,但檐花敲句,灯影笼愁。黛云暗锁妆镜,不是玉娥羞。怕倦客今宵,凭栏见月怀旧游。 注释: 1. 记笙歌:记忆着过去的笙歌声。 2. 茂苑:指繁华之地。 3.
诗句: 1. 招提控城闉,飞阁峙千尺。 译文:招提寺的僧人控制着城市的门户,高耸的飞阁直冲云霄。 注释:招提,即佛教寺庙,这里指寺院。城闉,指城墙。 2. 白日转棼楣,朱霞覆檐隙。 译文:太阳转动着屋檐下纷乱的瓦片,红霞覆盖了屋檐的缝隙。 注释:棼楣(fén méi),指屋檐上的瓦片。 3. 升高览万象,目眩潜动魄。 译文:登上高处,可以眺望到世间万物的景象,眼睛因为眼花缭乱而感到震撼和恐惧。
【注释】 丹枫:指秋天的枫叶。 惊鸿:形容人像惊起的鸿雁一样飞去。 苍茫:辽阔。 幽坊:幽静的街坊。 □云:波涛翻滚的浪花。 沧浪:指大海。 并刀:一种古代的快剑,这里比喻利剑。 转风流:形容人风度翩翩。 说与:告诉。 虹桥:即“彩虹桥”。 清秋:一作“秋清”,指深秋时节。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于元丰八年(西元一〇八五年)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知州时所写,当时他正面临一场政治风波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春日雪中 - 注释:描绘了春天下雪的景色。 - 译文:春日里,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 2. 萧斋听寒雨 - 注释:在冷清的小斋房内静听细雨声。 - 译文:我独自一人,在萧瑟的小斋里静静地聆听窗外的淅沥秋雨声。 3. 出户霰已集 - 注释:走出门一看,雪已经积起来了。 - 译文:刚一打开门,就看到了外面的雪已经堆积起来。 4. 飞霙点砌销 -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胡西轩道院竹石》。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 首联:“灵石起微云,高篁啸飞雨。” - 注释:灵岩山的岩石上聚集着薄薄的云雾,高大的竹子在呼啸中迎风而舞,好似在迎接飞洒的春雨。 - 颔联:“解襟散幽寂,清心见琳宇。” - 注释:我解开衣襟,让内心的寂静消散,然后看到了那美丽的竹林和石头构成的仙境般的世界。 - 颈联:“道人方燕坐,碧鲜照巾屦。” - 注释
注释: 1. 徵士士龙之子孙,天马为胸气深厚:诗人自比为征士的后代,胸怀像天上的神马一样宽广而深遂。 2. 逸才致远谁能羁?少年气已干牛斗:意指他的才华出众,远超过一般人,无法被束缚,已经超越了牛斗(古代二十八星宿之一)。 3. 尔来狼狈一缊袍,豪荡肯居狐貉后:自从他来到这个世界,一直过着艰苦的生活,但他却毫不在乎,甘愿处于狐狸和貉子之后。 4. 文豹深藏雾雨蒙,潜蛟终作风雷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翻译: - 昊穹积长阴,寒日光炯碎。 - "昊穹"指的是天空,"长阴"表示长时间的阴云。"光炯碎"是指微弱的光芒破碎如碎玉。 - 虚徐少城隅,物色入遐睇。 - 这两句描述了作者站在城边远眺,景色进入他的视野。 - 苏侯故台沼,芜没今谁记? - 这里提到了"苏侯"可能指的是苏武(汉武帝派去匈奴的使者,后来被扣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