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丹枫乱叶舞诗情,惊鸿起汀洲。对苍茫独立,江山如此,羁思悠悠。尚忆幽坊小槛,笑语月侵楼。谁遣楼心月,来照行舟。
波影□云如镜,向沧浪唤酒,空阔呼鸥。纵并刀堪剪,还解剪离愁。待归来、轻讴浅醉,想旧时、张绪转风流。却说与、虹桥今夕,一片清秋。
【注释】
丹枫:指秋天的枫叶。
惊鸿:形容人像惊起的鸿雁一样飞去。
苍茫:辽阔。
幽坊:幽静的街坊。
□云:波涛翻滚的浪花。
沧浪:指大海。
并刀:一种古代的快剑,这里比喻利剑。
转风流:形容人风度翩翩。
说与:告诉。
虹桥:即“彩虹桥”。
清秋:一作“秋清”,指深秋时节。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于元丰八年(西元一〇八五年)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知州时所写,当时他正面临一场政治风波,内心十分不安,因此以抒发个人情感为题材,创作了此词。
上片开头两句:“正丹枫乱叶舞诗情,惊鸿起汀洲。”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画面。丹枫,即丹红的枫叶,是秋天的代表色彩,也是诗人眼中最美好的意象。“乱叶”二字,写出了枫叶纷飞的壮观景象。而“舞诗情”三字则点出了诗人此时心中涌动的诗意和情感。接着,“对苍茫独立,江山如此,羁思悠悠。”这三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独自站在江边的情景。他面对广阔的江山,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和思乡之情。这种情感在他后来的创作中多次被表达出来。例如,他在《满江红》中写道:“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下片开始,“尚忆幽坊小槛,笑语月侵楼。”这两句回忆了曾经在幽静的街坊中的欢笑和月色侵楼的情景。这些回忆让他想起了曾经的美好时光,也让他更加怀念现在的孤独和无助。接下来,“谁遣楼心月,来照行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和人生的感慨。他认为,那些曾经陪伴他的人已经离去,只剩下自己孤零零地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同时,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无力和无助。
最后两句“波影□云如镜,向沧浪唤酒,空阔呼鸥。纵并刀堪剪,还解剪离愁。”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他将波浪的影子比作一面镜子,映照出自己的孤独和无助;将大海比作一杯美酒,试图借酒消愁。然而,这些努力都无法改变他的命运,也无法驱散心中的离愁别绪。
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深思考和感慨。它不仅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