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鹗
金浮图 繁华地,王孙富贵。玳瑁筵开,下朝无事。压红茵,凤舞黄金翅。玉立纤腰,一片揭天歌吹。满目绮罗珠翠,和风淡荡,偷散沉檀气。 堪判醉,韶光正媚。折尽牡丹,艳迷人意。纵金张许史应难比,贪恋欢娱,不觉金乌西坠。还惜会难别易,金船更劝,勒住花骢辔。 注释: 1. 繁华地:指热闹的地方。 2. 王孙:指贵族子弟、公子、官宦之子。 3. 玳瑁筵:用玳瑁装饰的宴会席。 4. 下朝:指朝廷退朝之后。 5.
【注释】 1. 拨棹子:指《水调歌头》词的首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的“把”字。 2. 风切切:形容秋风声如切切。 3. 深秋月:即深秋时节的月亮。 4. 十朵芙蓉:用来形容荷花盛开的景象,芙蓉即荷花。 5. 凭小槛、细腰无力:凭倚着栏杆,腰肢显得无力。 6. 空赢得:白白地得到了。 7. 目断魂飞:形容极度悲伤,魂飞魄散。 8. 寸心恰似丁香结:比喻心情如同丁香花结一般愁苦。 9.
秋夜月 三秋佳节,罥晴空,凝碎露,茱萸千结。菊蕊和烟轻撚,酒浮金屑。徵云雨,调丝竹,此时难辍。欢极,一片艳歌声揭。 黄昏慵别,炷沈烟,熏绣被,翠帷同歇。醉并鸳鸯双枕,暖偎春雪。语丁宁,情委曲,论心正切。夜深,窗透数条斜月。 注释:三秋——指秋天的三个时期,即秋季的开始、中期和末期。佳节——美好的节日。晴天——晴朗的天空。 络(jīng)——缠绕、挂起。 碎露——像露珠一样晶莹剔透的露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全诗理解诗意,分析其思想感情,然后根据题目的提示作答即可。此题要求考生赏析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临江仙:词牌名。双调一百零二字,前片五句四仄韵,后片六句三平韵。此词上下阕各八句,四仄韵。”据此判断出这是一首词。“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西窗幽梦等闲成”这几句写的是词人独守孤寂、无聊的夜晚,在月光之下独自思念远方的情人
【注释】: 1. 拨棹子:一种船桨。 2. 丹脸腻,双靥媚:形容女子的美貌。 3. 冠子缕金装翡翠:形容女子的发饰华丽。 4. 琼花堪比:比喻女子的美貌如同美丽的花朵一般娇艳。 5. 窠窠绣:指刺绣精细复杂。 6. 鸾凤衣裳香窣地:形容女子的衣服华丽而香气扑鼻。 7. 银台蜡烛滴红泪,醁酒劝人教半醉:形容女子在烛光下饮酒的情景,以及她劝饮时的态度。 8. 帘幕外,月华如水
【注释】 严妆:精心化妆 关情:牵动感情 含羞:娇羞的样子 罗轻:罗衣轻盈 娉婷: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咫(zhǐ)尺:非常近的一步,形容距离很近。 迢迢:遥远 云屏:云雾缭绕的屏风 【赏析】 《杏园芳》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作于宋仁宗嘉祐七年(西元一〇六二年)。这首词以“杏园”为题,描绘了一个少女的美丽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少女的赞美和爱慕之情。全词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是宋代词中的佳作。
临江仙 其一 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昔年于此伴萧娘。 相偎伫立,牵惹叙衷肠。时逞笑容无限态,还如菡萏争芳。 别来虚遣思悠扬。慵窥往事,金锁小兰房。 注释: - 荷芰(jī):荷花。 - 生池沼:生长在池塘中。 - 槛前:栏杆的前面。 - 馨香:芳香。 - 萧娘:美女,这里指妻子。 - 牵惹:纠缠,吸引。 - 叙衷肠:倾诉衷情。 - 时逞笑容:时常展现笑容。 - 菡萏(hàn dàn)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 “偎红敛翠,尽日思闲事。”这两句写闺中女子倚在栏杆上,凝望着窗外的花木,想着那些与自己无缘的闲逸之事。“偎红敛翠”,即偎依于红花翠叶之间。“尽日”,即一整天。这两句诗是写女子倚窗而立时所见的景象。 “髻滑凤皇钗欲坠,雨打梨花满地。”这两句写闺中女子低头梳理着发髻,看着自己的玉钗滑落。又下起了春雨,梨花被打得满地都是。这两句诗是写女子低头梳妆时所见的景象。
满宫花 月沉沉,人悄悄,一炷后庭香袅。风流帝子不归来,满地禁花慵扫。 离恨多,相见少,何处醉迷三岛。漏清宫树子规啼,愁锁碧窗春晓。 【注释】 1. 月沉沉:形容月亮的明亮,沉是指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沉沉表示它非常亮。 2. 人悄悄:形容夜晚的寂静,悄悄是形容声音轻细的样子。 3. 一炷后庭香袅:后庭香是指皇宫内的一种香料,袅是指香气缭绕的样子。 4. 风流帝子:指皇帝的儿子,风流指的是风度翩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鉴赏诗歌,首先要读懂内容,把握其情感、意境和主旨,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语言进行赏析。解答此题,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指出诗歌的艺术手法,最后点明情感或主旨即可。 “暮烟笼藓砌,戟门犹未闭”的意思是:暮色中烟雾缭绕着青苔砌成的台阶,将军府的门还未关闭。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归途中所见的景象,为下句写归来后的情景作了铺垫。 “尽日醉寻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