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祐
东风吹雨弄新晴,仙子楼居吹玉笙。 不是春阴在帘幕,已应颠倒落红英。 郑元祐的《张贞居神光楼看雨三首其一》是一首富有意境的诗歌,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后神光楼的美丽画面。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景象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表现的深厚功力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至元丁丑夏五,宣城汪叔敬、吴人干寿道、丹丘柯敬仲、国人泰兼善同仆游天平,次往灵岩,有作奉和二首 其二 灵岩涵空阁 - 这是诗的开头,描述了诗人与朋友们一起游览灵岩,并创作了这首诗。 2. 吴王宫阙草萋萋,飞阁重登意转迷。 - 这句诗描绘了吴王宫阙周围的草木茂盛,以及诗人登上飞阁时的迷茫感。 3. 洗砚池边云欲暝,拜郊台上日平西。 - 这里描写了一个宁静的场景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者生活和交往的诗。 注释: - 别来见话幽人屋:自从分别以来,你经常在幽静的小屋中与我谈论诗词。 - 此去当扶野老筇:这次离开后,我将依靠拄着竹杖行走。 - 泾底鱼肥春欲上:泾水底下鱼儿肥美,春天快要到来。 - 墙阴荠嫩雪犹封:墙角的荠菜嫩绿,白雪还未融化。 - 斋庖不轹频炊釜:厨房里食物丰盛,但烹饪时也不打翻锅。 - 山屐应留屡舞踪:山上的鞋应该留下多次跳舞的痕迹。 -
【译文】 博士的书房充满了芸草的香味,青竹编成的书架不再有蠹鱼蛀食的痕迹。 能穷尽腹内的书有三箱之多,我敢望身前笏满床。 雨屋篝灯惊鹤梦,月窗展卷澹萤光。 孔门休用平生学,绿发应须佐世康。 【注释】 1. 芸斋:书房。 2. 博士:指古代的学者、教授。 3. 芸草香:芸草是古代常用的一种药材,香气扑鼻。 4. 青编不复蠹鱼伤:形容书籍保存得好,没有受到虫蚀。 5. 能穷腹里书三箧
诗句翻译:娟娟的月亮从敬亭山升起,照亮了竹林和树木。 译文: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敬亭山,照亮了那片竹林和那些树木。 注释:娟娟,明亮的样子;敬亭山,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曾照,照亮之意;书声,指读书的声音;竹树间,指竹林和树木之间。澹墨何须题雁塔,表示无需在塔上题字,因为已经足够明显。扁舟先已过龙湾,意味着小船已经过了龙湾。仙人观阙云端见,帝子笙箫月下还,描述仙人在云端观赏的景象
诗句逐句释义: 1. 绿发飘萧礼上玄:描述道士的头发是绿色的,飘逸而潇洒。"绿发"和"飘萧"都是对道士的形容,突出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礼上玄"则可能指的是在道教的仪式中,道士以绿色头发代表对高深莫测的自然法则和宇宙真理的尊重与敬意。 2. 明皇遥隔绛河边:这句诗通过历史典故“遥隔绛河”来表达诗人对唐朝玄宗皇帝(唐明皇)的怀念。绛河通常指黄河,古人常以之象征皇权或帝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与卢员外象过玉真院》中的一节。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金坛郭里扫尘斋,移向宜兴傍古槐。 注释:金坛县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这里的郭里指的是郭门之内,也就是寺院的内部空间。扫尘斋意指清扫尘埃,为的是清净心灵,营造一个宁静的环境来修行。将扫尘斋从金坛郭里移到宜兴的古槐旁,意味着在更加幽静的环境中继续修行。 孙子读书儿致养,更无尘杂到苔阶。
郑元祐的《次韵顾仁夫得代》是一首充满意境和哲理的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仕途变迁的情感。下面将逐句进行翻译和赏析: 诗句“君房未历金华省”中,“君房”可能指的是一位官员或文人,而“金华省”则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象征着高位或权力之地。这句诗描绘了这位尚未经历高官生活的友人。 紧接着,诗句“潘岳犹居散骑营”中的“潘岳”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以才华著称。《旧唐书·文苑传》提到,潘岳曾担任过司空
这首诗是一首赠人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潘子素的深深祝福与期待。下面逐句进行释义和赏析: - 与子同庚命不同,悠悠江海异穷通。 注释:我们年纪相仿,却命运各异,如同江海般广阔深远。 赏析:诗人用“与子同庚”来形容两人年纪相仿,但命运却截然不同。这里可能暗指两人在事业、生活等方面有着不同的遭遇和成就。而“悠悠江海异穷通”则进一步强调了两人命运的不同之处。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好友命运的关注和担忧。 -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元祐所作的《蔡孝子庐墓》,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对孝道的重视以及对社会道德风尚的期望。下面将对诗进行逐句释义: 1. 三十六峰云气深:描述了山峦连绵起伏,云雾缭绕的景象,象征着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 2. 墓庐何处得相寻?:表达了寻找墓地的困难和不易,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内心的焦虑与迷茫。 3. 青山当户哀哀哭:以青山为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