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峰云气深,墓庐何处得相寻?
青山当户哀哀哭,白日孤光黯黯沉。
驯虎欲嗥风落石,栖乌不定月穿林。
三年泣血谁相问?虢虢寒泉涧下音。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元祐所作的《蔡孝子庐墓》,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对孝道的重视以及对社会道德风尚的期望。下面将对诗进行逐句释义:
- 三十六峰云气深:描述了山峦连绵起伏,云雾缭绕的景象,象征着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
- 墓庐何处得相寻?:表达了寻找墓地的困难和不易,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内心的焦虑与迷茫。
- 青山当户哀哀哭:以青山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困境中的痛苦和哀伤。
- 白日孤光黯黯沉:形容日落时分,天色昏暗,增添了一种凄凉和孤独的氛围。
- 驯虎欲嗥风落石:比喻那些想要有所作为但最终无法成功的人,他们的行为如同驯服的老虎想要嗥叫一样,但却被风力所阻止,无法实现其目的。
- 栖乌不定月穿林:用栖鸟不定、月亮穿透树林的形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三年泣血谁相问?虢虢寒泉涧下音:通过“三年泣血”和“虢虢寒泉涧下音”,传达了一种深深的悲伤和孤独,仿佛在询问是否有人能真正理解自己的痛苦和无奈。
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还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