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觉
注释: 1. 文章异域有知音,鸭绿差池一醉吟。 - 文章:指诗歌或文词。 - 异域:指外国、远方。 - 知音:指能理解和赏识自己才华的人。 - 鸭绿:指鸭绿江,是一条位于朝鲜半岛的河流,也是中国与朝鲜之间的界河之一。 - 差池:指偏离或错乱。 - 一醉吟:指在醉酒中吟诵诗文。 2. 颖士声名动倭国,乐天辞笔过鸡林。 - 颖士:指有才学的人士。 - 声名:名声和声誉。 - 倭国:指的是日本这个国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北京西南)人,早年出家为僧,法名无本,自号“碣石山人”。他一生贫困潦倒,但酷爱佛法。他的诗大多描写佛寺清幽的景象和闲居生活的寂寞心情。他与韩愈、孟郊等都是好朋友,常相互唱和赠答。 首先看第一联:“汨汨尘劳不自堪,驼裘鞭马度晴岚。”意思是说:在尘世中奔波劳累,难以承受这份苦楚,于是穿着骆驼的皮衣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好友秦观的,两人都是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诗中描绘了两位好友分别在青中年和老年间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变化,展现了他们深厚的友情。 首先来看第一句“青发从游各白袍,老来邂逅更陶陶。”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们年轻时一起游历四方,穿着白色的长袍,现在老了,又再次相逢,感到非常高兴。这里的“青发”指的是年轻的时候,“白袍”则是指年老时的状态。 接着是第二句“尺书继月传双鲤,相见何时咏百劳
【注释】 初:刚;至:到。川谷:山谷。閟(bì):幽深;莽苍:草木茂盛的样子。聊同:姑且同。不速客:未邀请的客人。浴:洗。茂宰:地方长官。蔼:和蔼。休政:停止政事,这里指罢官。道人:僧人。十地:佛教语,意译“佛界”。热恼顿清凉:比喻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立刻感到清爽。 【赏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隐居于汤泉时的一首写景诗。全篇紧扣一个“清”字来写,首联写汤泉之景,次联写与不速之客共浴,三联写道人居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重湖复岭去连延,氛霭消沈雪后天。 【译文】:重峦叠嶂的湖泊,与高耸的山岭相连接,弥漫着淡淡的烟雾,在雪后的清晨渐渐消散。 【注释】:重湖:指湖泊重重,如重峦叠嶂;复岭:指山势连绵。氛霭:这里指云雾。 缥缈三山浮海上,参差群玉露峰巅。 【译文】:那缥缈的三座山峰浮现在海平面上,群玉般的山尖在阳光下晶莹剔透。 【注释】:缥缈
第一首 蓬莱高阁与天同,雪过栏干万里空。 湖海乍惊银汉落,乾坤都在玉壶中。 注释: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比喻高阁。与天同:仿佛与天空相接。雪过了,栏杆空空荡荡的。湖海乍惊银汉落:湖海突然感到银星从天上落下。乾坤:天地。都在玉壶中:都在一个玉壶里。玉壶是古人用来盛酒或水的器皿,此处比喻天地。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意。全诗意境宏大,气势磅礴,语言优美
【注释】 六合:泛指天地。裴博士:诗人的朋友裴迪。昔同裴博士:以前和裴迪一起饮酒时。酌酒俯庭柯(酌酒,斟满酒杯;俯庭柯,凭倚庭树)。晚岫(xiù):傍晚的山峦。潭潭碧:水清且深。风池:水边。瑟瑟波:风吹水面的声音。苍崖:青色的高崖。遗老:已故的老人。白首:白发。故人:老朋友,即指裴迪。转眄:一转眼,转眼之间。成陈迹:成为往事。劳生:劳苦的一生。可奈何(kěné):无可奈何。 【赏析】
鬓毛黑漆面如丹,曾待亲舆作长官。 天禄雠书身长大,江都入梦涕涟澜。 窗中山色经秋瘦,枕底溪声入夜寒。 三十六峰应好在,何年更得上楼看
鸿雁最知时,未逃罗与网。 不能忘稻粱,千里安得往。 鸣蜩腹空虚,见喙因其响。 丹凤穴九霄,虞人常梦想。
淮海无林邱,旷泽千里平。 一渠闲防潴,物色故不清。 老僧喜穿筑,北户延朱甍。 檐楯斗杓落,帘帏河汉倾。 平湖杳无涯,湛湛春波生。 结缆嗟已晚,不见芙蓉城。 尚想紫芡盘,明珠出新烹。 平生有微尚,一舟聊寄行。 遇胜辄偃蹇,霜须刷澄明。 可待齿牙豁,归欤谢浮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