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瑞隆
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的一封回信,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市井,但仍然心怀壮志,期待有一日能够像隐士一样远离尘世,享受生活的乐趣。 注释: - 青云丛桂各相招:青云和丛桂(桂花)都是高洁的象征,此处指朋友各自邀请自己相聚。 - 回首风尘总寂寥:回首过去,经历过风尘(世事变迁),总是感到寂寞。 - 身在市朝元亦隐:尽管身在繁华的都市之中,但心中依然保持着隐士般的宁静。 - 士缘贫贱转堪骄:由于贫困而不得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三城春草绿纷纷”的意思是:京城的三城春草绿得茂盛纷乱。三城指的是长安,这里代指京城。春草绿,是京城的春天来了,草木萌生,万物复苏。“万里扁舟此送君”,意思是:在万里之遥送你回京城。扁舟指一艘船,这里用来形容送别的情景,诗人乘着小船送朋友远行。 “人在玉堂仙作吏
诗句释义: 凤箫词 佳人卷幔临秋风,欲学吹箫凌碧空。 敛态双蛾柳波绿,含羞满面莲花红。 魂销宋玉应墙上,肠断陈思是梦中。 向晚相留斗芳草,紫薇窗下数芙蓉。 1. 佳人卷幔临秋风:描述一个美丽女子打开帘子,迎接秋风的情景。卷幔意味着拉开或卷起帘幕,暗示着一种开放的姿态。 2. 欲学吹箫凌碧空:表达了女子对学习的强烈愿望,她想要学习吹箫这种技艺,希望能够超越那蔚蓝的天空。 3. 敛态双蛾柳波绿
《书闷因寄襄武伯襄二子》是明代伍瑞隆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逐一进行解析: 1. 作者介绍: 伍瑞隆(一五八五—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
诗句翻译 1 潮平溪畔雨初收 - 当潮水涨至最高点,雨也停歇。 - 潮平:指潮汐达到高峰。 - 溪畔:靠近溪流的地方。 - 雨初收:雨刚停止。 2. 一棹看花西海头 - 划着船去看花,位于西海岸。 - 一棹:划动小船。 - 看花:赏花。 - 西海头:在海边的位置。 3. 天产异兰元五颖 - 天上的兰花,共有五种。 - 天产:从天上生成。 - 异兰:特别的兰花。 - 元五颖:五种。 4.
诗句逐条释义: 1. “紫陌春云绚小桃”:描述了春天紫陌上的桃花,被春云渲染得绚烂多彩。 2. “乘龙新按八琅璈”:指的是李君新娶,如同乘坐着祥龙一样,享受着喜庆的音乐和节奏。 3. “人从宝镜看明玉”:形容新娘在宝镜前,如同明玉般璀璨夺目。 4. “客自金门擅彩毫”:暗示新郎官自己来自富贵之家,擅长书法,挥舞着彩笔。 5. “莲炬夜寒花欲动”:描绘了夜晚
寿叶台山太师二首·其一·赋得三山列翠 西来岳色彩云间,神母曾闻就大还。 自是鼎铉分圣寿,非关药饵驻红颜。 千秋元老名知重,八极仙灵手自攀。 三十六峰明月夜,可容分席望仙班。 赏析: 伍瑞隆的《寿叶台山太师二首·其一·赋得三山列翠》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诗作。诗中通过“巑岏青黛拥仙都,万壑千峰入画图”开篇,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雄伟壮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对自然山川的赞美。接着
碧窗明玉映朱丝,睡起临风写艳词。 内殿前生应画史,青楼今日谬情师。 曾传凤女吹新谱,亦教张郎善画眉。 能事此中君不信,请将如法试相思。 注释: 碧窗:绿色的窗户。 明玉:明亮如玉的装饰物。 朱丝:红色的丝线。 前生:前世。 画史:画人的历史。 谬情师:误传为情师的人。 张郎:指男子。 如法:按照某种方法或规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戏答诗,诗人在收到刘孟生的赠囊后,以戏谑的口吻回赠了一首诗
绿萝馆为詹伯润赋 初服时同薜荔裁,万重青翠小堂开。 意应彭泽先生解,客许西昌逸士来。 解带晚风摇下榻,窥人片月到衔杯。 随他日共蓬蒿长,聊好数从仲蔚回。 注释: 绿萝馆:绿萝草馆,即绿萝馆主人的住所。 初服时:刚刚换上官服的时候。 薛荔:一种草本植物。 裁(zāi):剪裁。 万重青翠:形容景色优美。 彭泽:指陶渊明。彭泽是陶渊明的号。 先生:对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的尊称。 西昌:指唐代名将高适。
芙蓉万树溪水东,十里冉冉秋花丛。 晓日映分玛瑙紫,晚风吹作珊瑚红。 乍来感此有馀忆,欲采寄之无便鸿。 一棹蹉跎不相过,只愁飘落随飞蓬。 注释: - 芙蓉:荷花的一种,这里泛指荷花。 - 万树:形容荷花开得很多,像树林一样。 - 溪水东:溪水向东流去,意味着时间或空间的流逝。 - 秋花丛:秋天的花丛。 - 晓日映分:早晨的阳光照耀着荷花,使它们的颜色更加丰富和分明。 - 玛瑙紫:一种珍贵的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