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原德)
【注释】 星霜:岁月。几度:几次。客神京:客居京城。此日:今日。归帆:归船的帆。肯:岂肯、难道。暂停:停留,暂歇。旧侣:老朋友。三江:《汉书·地理志》说:“岷山,江水所出,东别为沱。”沱水在四川东部。素练:白色的丝绸,这里比喻长江白浪滔天。云外屏风九叠青:指庐山云雾缭绕中的屏风叠。九叠:形容山峰层迭如叠障的屏风,即九重山。杜甫曾游历过,故有此喻。篱边秋菊正芳馨:篱笆边的秋菊盛开着,散发着香气。
这首诗是郭外招提接远山,烟萝行尽到荆关。香凝蒲室禅心定,云锁松庭鹤梦闲。晚灶烹茶留客话,晴空飞锡见僧还。吟怀顿觉清如洗,始信沙门出世间。 注释: 1. 郭外招提接远山,烟萝行尽到荆关 - 郭外招提:在城外的寺庙 - 接远山:连接远处的山脉 - 烟萝行尽:烟雾缭绕中行走 - 到荆关:到达荆州和关中地区 2. 香凝蒲室禅心定 - 香凝:香气凝聚 - 蒲室:蒲团坐的地方 - 禅心定:禅宗之心得到安定
再赓大胜寺壁间韵三首宝刹从来近好山,溪头驯虎护禅关。 竹窗雨过清阴密,松院云深白昼闲。 崖果经霜𤠔共摘,枫林欲暮鸟知还。 试从老衲谈空妙,大智灯光满坐间。 注释: 1. 宝刹从来近好山:宝刹,佛教用语,指的是寺院的塔刹,这里指寺院。宝刹从来近好山,意思是说寺院本来就靠近好山。 2. 溪头驯虎护禅关:溪头,指寺院附近的溪流。驯虎,形容寺院周围的环境宁静祥和。护禅关,保护着寺庙的清净之地。 3.
这首诗是赠给薛大理先生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薛先生西蜀之行的祝福和期望。下面是逐句释义: 第一句:“西河夫子继前贤”,西河夫子指的是西河先生,也就是薛大理先生,这里用“继”字表达出薛先生是在继承和发扬前人的学术和道德风范。 第二句:“吾道于今赖有传”,这句话意味着现在的学者能够传承并发扬自己的思想和学问,使得这门学问得以继续流传下去。 第三句:“世态炎凉宁足较”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故人从此去,尊酒莫频催 - 注释:“故人”指旧朋友;“从此去”表示朋友即将离开;“尊酒”指好酒;“莫频催”意为不要频繁催促。 - 译文:老朋友即将离去,请你不要再频繁劝酒了。 2. 腊雪犹堆岭,春风已放梅 - 注释:“腊雪”指的是冬季的积雪;“堆岭”描绘了雪覆盖山岭的景象;“春风”是春天的象征;“放梅”意味着梅花已经开放。 - 译文:冬天的积雪仍然堆积在山岭上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风格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前要先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大意和思想主旨。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从艺术手法(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炼字、对仗、押韵等)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注意要结合诗句具体内容进行赏析,不要空泛地谈感受,要从诗歌中提炼出有效信息,并结合诗歌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及思想情感进行分析。 【答案】
【译文】: 母亲慈祥仁爱,岁月悠悠,一家百口人和睦相处。堂前香气温暖,姑母们精心准备的饭菜让人感到温馨;夜深灯下,织布机上的声音凄凉,似乎在诉说着五夜未休的辛苦。家中生活艰难,但母亲仍努力维持生计,希望儿子能长寿;忽然之间,沧海巨变,家乡成了荒凉之地,令人痛心。我徒有富贵,却无法报答母亲的恩情,心中充满了哀怨之情和无尽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追念母亲之作
秦淮次韵 秦淮南尽石头城,淮上帆樯半为名。 秋浦蓼风歌旅况,春波萍月棹残更。 数行白雁沙边落,一抺青山岸上横。 自是名川多涝集,滔滔终古见澄清。 译文: 在秦淮河的岸边,可以看到南京的南郊,尽头就是壮观的石头城。在长江之上,许多船只都挂上了“江”字号牌,都是为了追求名声。秋季里,当秋风拂过水面时,船上的人们会唱起旅行的歌曲;春天时,月光映照的江面上,船只摇曳着前行。 几群大雁正向南飞去;远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东轩见访》诗。下面是逐句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东轩见访 - 东轩: 指杜甫的居所,位于长安城内。 - 见访: 被访客访问。 - 译文: 我被东轩的客人来访。 2. 为谢东轩客,多劳到此林 - 为谢: 是为了感谢。 - 东轩客: 指来访的朋友。 - 多劳: 表示客人来访给你带来了许多麻烦。 - 到此林: 这里指杜甫的居住地,即“林”。 - 译文:
江风山月堂 风月江山景,秋来共寂寥。 籁生凉气肃,天净晚烟消。 翠色经朝雨,寒声起暮潮。 堂前得此会,眼界自逍遥。 注释: 1. 风月江山景:形容自然景色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2. 秋来共寂寥:秋天到来时,万物萧瑟,给人一种寂静、冷清的感觉。 3. 籁(lài):指风吹树发出的声响,这里用来描绘夜晚的宁静。 4. 天净晚烟消:天空中飘散的云雾逐渐消散,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