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最后结合全诗主旨来回答。 “鲍君寄我蟠桃图,缄书相示来中吴”,“鲍君”,代指作者的朋友或朋友之妻。“蟠桃”,传说中的一种仙果。“图”,指画卷。“缄书”,封好的信。据《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时,西王母八十寿,乃命方士戴盈之等入海求蓬莱山,因登之。”后汉张衡赋《思玄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有“诗佛”之称。他的诗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淡雅,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周舜卿山水图歌 周生初学盛子昭,画手相传心独劳。后来却拟戴文进,落笔开缣分秋毫。 气韵浮动意已极,挂出满堂皆动色。山腰半扫云气横,树杪潇潇天风急。 瀑布下挂苍厓间,近看颇类匡庐山
. 湖日初明湖水涯。 注释:湖上的太阳刚刚升起,照在了湖边。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清晨湖面被阳光照耀的美丽景象,也暗示了主人公对这一天的到来感到欣喜若狂。 2. 门前鹊鸣郎到家。 注释:门口传来喜鹊的叫声,表示主人回来了。 赏析:这句诗通过“鹊鸣”这个动作,生动地表现了家中有喜事到来的情景,增添了诗歌的喜庆氛围。同时,“郎”字的使用,也让人联想到了古代的婚嫁传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贴近生活
【注释】: 江上:江边。 日落不闻人语,江空喜动鸥群:傍晚日落时连人声都听不到,只听见江上的鸥鸟在欢快地鸣叫。 散发弄木兰楫,乘风访洞庭君:头发蓬松,手拿木兰木制的船桨,乘着风去拜访洞庭湖的君山先生。 【赏析】: 《江上》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这首诗是作者游历江南后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宁静安详的江南水乡图。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幽静淡远,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闲情逸致,体现了“清水出芙蓉
【注释】 ①南山里:指山中。 ②柴门:指农家的门,用柴草编成。 ③藜杖:用藜草做的手杖。 ④隐士:这里泛指有才德的人。 ⑤白石:石头。 ⑥溪翁:居住在溪边的老翁。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隐居在南山中的道人,他住在柴门旁的茅屋之中,门前就是西湖。诗人通过描绘这位道人的隐居生活,表现出他的淡泊明志和高洁的品格。 首联:“道人缚屋南山里,西湖正对柴门底。”此句写道人住在南山里,门前就是西湖
【注释】 石:指钱镠手下的画师李公白。小石山:即李公白画的小石头山。李公白,字伯时,吴越(今浙江)人。五代时,为钱武肃王钱镠画屏风。后随钱镠入宋,任左神策军押衙、右卫率府副率。宋徽宗时赐金紫光禄大夫。工画山水、佛像、人物、花鸟,尤擅画马。著有《写生新法》一卷,已佚,仅存诗一首。 踞:蹲踞。彪:大狗。 荦确:突出的岩石。惊虬:像龙一样蜿蜒曲折的岩脉。 云际:云层之上。五峰出:有五座山峰高耸入云。
平厓道人歌 注释: - 道人致身何萧爽:描述道者(平厓道人)的身形和姿态。 - 缚屋青厓平如掌:形容道者的居所简朴,如同用青色崖壁绑成的小屋。 - 年来漫有云霞想, 道骨仙风日应长: 描述了道者多年来对云霞的想象,以及他如仙人般的气质随着时间增长而更加显著。 - 云里金枝下翠旗: 指在云雾缭绕的山中,金色的树枝垂下了翠绿色的旗帜。 - 夜半猿鹤鸣蕙帐: 描绘夜晚时分
黄山巀嶭几万里,乱峰如龙矗云起。 晨昏日月转山腰,三十六轴盘地底。 昆仑渤澥气势来,衡岳匡庐远相倚。 长年冥蒙飞烟霞,白日杂遝走麋麂。 玉泉丹砂钟灵根,芝草琅玕长不死。 中有高人事隐栖,缚屋开门乱云里。 崖木野藤时作花,涧水泠泠石齿齿。 床头木瓢白石铛,檐头瓮牖乌皮几。 避世应同尸乡翁,著书还拟鹖冠子。 我亦乾坤放逸人,探奇名山兴未已。 落日长歌招隐诗,采药寻君从此始。 注释: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陈孚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吴伟的瀑布图。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何人画此瀑布图,巅厓老树云模糊。 注释:这幅瀑布图是谁画的?山顶的老树上弥漫着云雾,显得模糊不清。 赏析:这是对画面的直接描述,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瀑布的景色。 2. 风前披拂伫玩久,笔力乃是江夏吴。 注释:风吹过来,树枝摇曳,我久久地欣赏这幅画,它的笔力就像出自江夏吴氏。 赏析
杨明府手持山水图,敲响我的门,邀请我去观赏。 登上大厅,他急忙将画卷展示给我,画面上云雾缭绕,秋意浓厚。 画中之人,仿佛拥有神奇的力量,长风万里吹动大地,气势磅礴。 我忍不住缩紧衣服,担心袖子里会有波涛涌入衣袖。 画中的洞庭湖、湘江分水岭、君山、老龙吹笛处,都清晰可见;月光皎洁,仿佛清音入耳。 岳阳楼前花事已阑珊,黄陵庙内竹阴交错;沙鸥、野鸭自在游弋,快乐无比。 踏浪翻萍时,心中自有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