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君寄我蟠桃图,缄书相示来中吴。
索诗咏图为母寿,牙签锦轴云光敷。
风前披拂伫玩久,沧海万里岛屿孤。
紫文缃核大于斗,此木要与凡植殊。
春风倒卷绛罗袖,酒晕时上红玉肤。
云烘霞蒸光不定,一颗不易千明珠。
昌容绿华驾文鲤,王乔琴高乘白凫。
摘桃实兮来仙都,飘飘蕙带云霞襦。
捧桃献酒为母寿,三千年后游蓬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最后结合全诗主旨来回答。

“鲍君寄我蟠桃图,缄书相示来中吴”,“鲍君”,代指作者的朋友或朋友之妻。“蟠桃”,传说中的一种仙果。“图”,指画卷。“缄书”,封好的信。据《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时,西王母八十寿,乃命方士戴盈之等入海求蓬莱山,因登之。”后汉张衡赋《思玄赋》,“游心乎不虑,神超乎自得”。此诗意谓:你给我带来一幅画卷,上面是中吴地区的山水和仙境。

“索诗咏图为母寿,牙签锦轴云光敷”,“索诗咏图”,即请人吟诗作画。“牙签”,古时书写用的竹简,长条形,两头锐利的一头插入木简上端,另一头插在牙签盒内。“锦轴”,织有花纹的丝带,用来装饰书画。“云光敷”,形容图画精美,光彩照人。

“风前披拂伫玩久,沧海万里岛屿孤”,“风前披拂”,意思是风一吹动,画面好像要随风飘动。“伫玩久”,“伫”,停留的意思;“玩”,观赏。“沧海”,大海。“岛屿孤”,大海茫茫无边,只有一座孤岛。此处以大海为背景,衬托出海岛孤峙,显得十分突出。

“紫文缃核大于斗,此木要与凡植殊”,“紫文”,紫色纹理。“缃核”,淡黄色的果实。“大于斗”,比一般大许多倍。“异”,与一般不同。此句言图中所绘之树与众不同。

“春风倒卷绛罗袖,酒晕时上红玉肤”,“春风”二字点明春天。“绛罗袖”,古代女子穿的细绢做的裙子。“红玉肤”,肌肤似红玉般娇艳。此句写春风中女子翩翩起舞,衣袖翻飞,面颊泛起红晕。

“云烘霞蒸光不定,一颗不易千明珠”,“云烘霞蒸”,形容云雾缭绕,彩霞满天。“光不定”,“定”通“酊”,明亮的样子。这句写树上的花朵盛开,光彩夺目。

“昌容绿华驾文鲤,王乔琴高乘白凫”,“昌容”,这里指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绿华”,神话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善歌舞。《列仙传》说:“绿华好吹笙笛。”她曾到武帝宫中为皇帝奏乐。

“王乔”,传说中的仙人。“琴高”,传说中的渔夫。《搜神记》载:“琴高者,故越地人也。学道于安期先生。至海上,使二童乘船随而俱往。去海岸数十里,有大鱼跃波中。琴高执竿而刺之,终不能制。须臾之间,化为龙而去。”后来人们便用“乘白凫”表示得到仙人的帮助或指点,如“乘白凫归去”(《楚辞·渔父》)等等。

“摘桃实兮来仙都,飘飘蕙带云霞襦”,“摘桃实”一句化用屈原《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仙都”,神仙居住的地方。此言采下桃花,献给母亲作为祝寿的礼物。桃花,即桃花儿。“蕙带”,香草名,可制香料。“云霞襦”,以五彩云霞作成的衣衫。此言采了桃花送给母亲作为祝寿的礼物。“云霞襦”即云霞衫。

“捧桃献酒为母寿,三千年后游蓬壶”,“三千年”,极言时间之长。“蓬壶”指蓬莱。此言捧着桃花献给母亲作为祝寿的礼物,希望母亲长寿健康,能像蓬莱山那样永远美丽。

【答案】

(1)这首诗是诗人给一位远方友人的寿礼之作。鲍君寄给作者的是一幅画卷,上面描绘的是中吴一带美丽的山水和仙境,画面上有一树繁茂的果树,色彩鲜艳,非常引人注目。这棵树与一般的树木不同,它结出的桃子又大又多,一颗树上就有几千斤。

(2)这首诗是诗人向母亲祝寿的诗作。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昌容的女子,她的母亲生养了她,并给她取名为李夫人。李夫人是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擅长歌唱舞蹈,她的美貌如同春日里的鲜花,令世人瞩目。

(3)这首诗是诗人想象自己与一位名叫琴高的渔夫一同乘着白鹤遨游仙界的情景。诗中的琴高是一个善于唱歌的人,他曾经得到了仙人王乔的帮助和指点。他驾驶一只白鹤来到仙界,那里有美丽的云霞,还有五彩缤纷的云霞衫和蕙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