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元
东郭草堂和王济之阁老韵 草堂临野水,苔积路难分。 枕簟虚山月,琴尊度海云。 㗳然真得道,隐矣不须文。 长日少人迹,门开鹳鹤群。 译文: 草堂靠近荒野的水面,苔藓积累的道路难以分辨。 枕头和席子都是空的,仿佛山中的月亮一样清冷,琴声悠扬地流淌着,仿佛渡过了大海的云层。 㗳然真得道,隐矣不须文。 长日少人迹,门开鹳鹤群。 注释: 1. 草堂临野水:草堂位于郊外的水边。 2. 苔积路难分
【注释】 晓起:早晨起床。雨晴:天气放晴,雨停了。 轻风:和煦的风。野袍:野服。 日迎山气尽:太阳迎接着山里的雾气全部消散了。 天入鹳群高:天空中鹳鸟的叫声传到了高高的山峰之上。 出涧喜新涨:走出溪流,看到河水上涨。 携僧同小舠(chuán):带着僧人一起乘坐小船划水。 欲留还自去:想要留住,却又自己离开了。 诗意动林皋:诗人的诗意惊动了周围的山林。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雨后晴天时
注释: 1. 春日吴门和李献吉见寄二首:这是诗题。吴门,今江苏苏州一带,是唐代著名的水乡。这首诗是诗人在春天的某一天,与友人李献吉相见时所作。 2. 春水动幽兴:春水触动了作者内心的幽思。 3. 江行人迹稀:江边的行人很少,显得有些冷清。 4. 青枫随浦断:青枫树随着江水流淌,仿佛要断开一般。 5. 远雁与云归:远处的雁群和云朵一起回归。 6. 过雨花经眼:经过了一场雨后,眼前的花朵变得更加鲜艳
这首诗是钱员外对韩康伯施药济人的颂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辞官归隐的志向。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济世韩康伯,辞官陶隐居。 - “济世韩康伯”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韩康伯,他以医术救人无数,因此得名。 - “辞官陶隐居”指的是陶渊明辞去官职,归隐田园生活。 2. 花前开药裹,月下检方书。 - “花前开药裹”形容韩康伯在花丛中施救,就像包裹着药材一样。 - “月下检方书”形容他在月光下检查药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游龙井山》的原文: 石磴攀萝上,天风倚杖吟。 钟鸣山意动,泉静树光深。 白日观云物,清樽坐石林。 归来兴更好,纤月映孤岑。 译文: 攀登石梯攀爬藤蔓而上,倚着长竿吹响了悠扬的山风。 钟声响起山中树木摇曳,泉水清澈树影斑驳深邃幽暗。 白天观赏云彩和景物,清酒杯中品味山林之美。 回来时兴致更佳,细月洒落照得寂寞小山更加凄凉。 注释: - 石磴(dèn):石质的阶梯或台阶
晚凉独坐湖上荷花盛开 薄晚西湖上,花开还自怜。 风回香冉冉,鸥泛叶田田。 云色晴移水,月明净放船。 夜凉兴更好,独坐钓丝边。 注释: 1. 晚凉独坐湖上荷花盛开:晚上凉爽的时候独自坐在湖上欣赏盛开的荷花。 2. 薄晚西湖上,花开还自怜:傍晚时分,西湖上荷花盛开,我不禁感叹自己的孤独和怜爱。 3. 风回香冉冉,鸥泛叶田田:微风吹过,荷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几只白鹭在荷叶间游动,景象如画。 4.
郑继之,字元夫,号南湖野老。 郑继之:人名,字号,号,生平简介,身份地位等。 怪尔狂吟客:奇怪你这样狂放的吟诗者。 狂吟客:狂傲的吟诗者。 宁遭官长骂,莫得野人嗔:宁愿遭受官员的责骂,也不愿被乡野的百姓所责怪。 官长:指地方官吏,官员。 野人:指乡野的百姓。 嗔:责怪。 云外乌藤杖,水边白鹭巾:在云外,用乌藤杖,在水边,用白鹭巾。 云:云雾缭绕的地方,形容地点遥远。 乌藤杖:黑色的藤制手杖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时,首先读懂全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逐一分析诗句。注意不要遗漏。 “同顾与成参议过蓉湖别墅分韵得禾字”,这句是说:我与顾和成一起到蓉湖别墅参加宴会,并赋诗以分韵。 “龙山斜带郭,树密野凉多”,这句的意思是:龙山斜倚着城郭,树木茂密,田野凉爽。 “湖气熏晴日,云光净绿禾”,这句的意思是:湖水蒸气弥漫在晴朗的天气中
诗句:闻道东林竹,当年有凤鸣。 翻译:听说那里的竹子,曾经有凤凰在那里栖息鸣叫。 注释:东林: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凤鸣:传说中凤凰的叫声。 赏析:此句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东林竹地的美景,暗示了这里曾是祥瑞之地,吸引凤凰栖息。"当年"二字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怀念和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1. 闻道东林竹,当年有凤鸣。 - 闻道:表示诗人听闻或得知。东林竹地
惠山寺 高卧山中寺,瞢腾过午钟。 身间随物化,意到与天通。 松阁云光入,山泉雨气空。 焚香忆摩诘,兴味颇相同。 注释: 1. 高卧山中寺:在山中静卧休息。 2. 瞢腾过午钟:迷糊地过了中午的钟声。 3. 身间随物化:身体随着物体的变化而变化。 4. 意到与天通:意念到了天空。 5. 松阁云光入:松树阁上的云光流入。 6. 山泉雨气空:山中的泉水在雨后显得空灵。 7. 焚香忆摩诘:烧香怀念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