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磴攀萝上,天风倚杖吟。
钟鸣山意动,泉静树光深。
白日观云物,清樽坐石林。
归来兴更好,纤月映孤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游龙井山》的原文:

石磴攀萝上,天风倚杖吟。
钟鸣山意动,泉静树光深。
白日观云物,清樽坐石林。
归来兴更好,纤月映孤岑。

译文:
攀登石梯攀爬藤蔓而上,倚着长竿吹响了悠扬的山风。
钟声响起山中树木摇曳,泉水清澈树影斑驳深邃幽暗。
白天观赏云彩和景物,清酒杯中品味山林之美。
回来时兴致更佳,细月洒落照得寂寞小山更加凄凉。

注释:

  • 石磴(dèn):石质的阶梯或台阶。
  • 钟鸣(qìng míng):敲击钟鼓的声音。
  • 清樽(zūn):指酒杯。
  • 纤月(xiān yuè):细月。
  • 岑(cén):山高而陡峭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历一座山峰时的所见所感。首句“石磴攀萝上,天风倚杖吟”描绘了作者登山的场景,通过“石磴”、“攀萝”、“倚杖”等词,展现了山路崎岖却风景优美的特点。第二句“钟鸣山意动,泉静树光深”,描述了山中的钟声和泉声,以及它们与树木、光影交织出的独特景象。

第三四句“白日观云物,清樽坐石林”,则转向白天的观景,用“观云物”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而“清樽坐石林”则透露出在山水之间品酒赏景的闲适心情。

最后两句“归来兴更好,纤月映孤岑”表达了作者下山后的轻松愉悦之情。月光下的小丘显得更加孤独,这既是实写,也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清高。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次简单的登山之旅,但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内心的宁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