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舟倚暮色,开盏对江濆。
山回朱甍出,钟鸣碧殿闻。
林花交野岸,石壁动春云。
落日狂歌客,登临兴不群。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第1-2句:停舟倚暮色,开盏对江濆
注释:
- “停舟”:船停靠在岸边。
- “倚暮色”:依靠着黄昏的景色。
翻译:
在夕阳的余晖中,我停下了船靠岸,准备欣赏眼前的美景。
第3-4句:山回朱甍出,钟鸣碧殿闻
注释:
- “山回”:山峰环绕的样子。
- “朱甍”:红色屋檐,指古代宫殿或寺庙的屋脊。
- “钟鸣”:钟声悠扬。
- “碧殿”:绿色的殿宇。
- “闻”:听见。
翻译:
山峰环抱的红色屋瓦露出来,远处钟声悠悠传来,仿佛置身于碧绿的宫殿之中。
第5-8句:林花交野岸,石壁动春云
注释:
- “林花”:树木上的花朵。
- “交”:相互交错。
- “野岸”:野外的河岸。
- “石壁”:岩石的墙面。
- “动”:使……飘动。
- “春云”:春天的云彩。
翻译:
树梢上交织着野花,岩石的墙壁仿佛在春风中轻轻颤动。
第9-10句:落日狂歌客,登临兴不群
注释:
- “落日”:太阳落山的时候。
- “狂歌”:放声高歌。
- “登临兴不群”:登高远望时感到兴奋和自豪之情,与众不同。
翻译:
随着落日的余晖,一个豪情壮志的歌者登上高处,那种登高远眺的兴致使他觉得自己与众不同。
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虎丘山景致的诗作,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虎丘山的美丽和壮观。首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泊船于岸边,打开酒盏对着江水的景象,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随后,诗中描绘了虎丘山上红色的屋脊、碧绿的宫殿以及春天的云彩,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登高远望时的兴奋与自豪之感,与前面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全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充分展现了作者的高超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