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动幽兴,江行人迹稀。
青枫随浦断,远雁与云归。
过雨花经眼,停舟山近衣。
长吟愁落日,霞外看馀晖。

注释:

  1. 春日吴门和李献吉见寄二首:这是诗题。吴门,今江苏苏州一带,是唐代著名的水乡。这首诗是诗人在春天的某一天,与友人李献吉相见时所作。
  2. 春水动幽兴:春水触动了作者内心的幽思。
  3. 江行人迹稀:江边的行人很少,显得有些冷清。
  4. 青枫随浦断:青枫树随着江水流淌,仿佛要断开一般。
  5. 远雁与云归:远处的雁群和云朵一起回归。
  6. 过雨花经眼:经过了一场雨后,眼前的花朵变得更加鲜艳。
  7. 停舟山近衣:山中的景色仿佛离自己很近,就像衣服上的颜色一样。
  8. 长吟愁落日:长时间的吟咏使得诗人感到愁绪满怀,而落日时分的美景更增添了几分哀愁。
  9. 霞外看馀晖:在霞光之外欣赏夕阳的余晖,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天与友人相见时所作,通过描绘江边的风景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自然美和友情的赞美。
    第一句“春水动幽兴”,点明了季节是春天,同时引出了下文对春水的描写。春水流动,触动了作者内心的幽深思绪,这种情感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只能通过内心感受来体会。
    第二句“江行人迹稀”,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寂静景象。江边的行人很少,给人一种空旷、寂寞的感觉,也衬托出了春水流动的静谧之美。
    第三句“青枫随浦断”,以青枫树为例,描绘了春天江边的美景。青枫树随着江水流淌,仿佛要断开一般,这种画面既生动又富有诗意。
    第四句“远雁与云归”,描绘了天空中的景象。远处的雁群和云朵一起回归,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宽广、自由的感觉,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第五句“过雨花经眼”,通过雨水洗礼后的花朵更加鲜艳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雨水滋润了大地,让花朵焕发出新的生机,也让诗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
    第六句“停舟山近衣”,将山景与人景巧妙结合,描绘了山中的景色仿佛离自己很近,就像衣服上的颜色一样。这种画面既具有美感又富有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
    最后两句“长吟愁落日,霞外看馀晖”,总结了全诗的主题。长时间的吟咏使得诗人感到愁绪满怀,而落日时分的美景更增添了几分哀愁。在霞光之外欣赏夕阳的余晖,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水、江边、青枫、远雁、花等元素,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美丽的自然场景。同时,诗人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描绘和自己的感悟,表达了对生命、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