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元
【注释】斋:书房;柴门:用柴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赏析】诗中以“春风”、“菜苗”等为题,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和农家的乐趣。 第一句写诗人在春日里敞开柴门迎接着春风,第二句写诗人来到园中小园,第三句写小园里生长的菜苗任其自然而长,第四句写桔槔(一种农具)无时不在忙碌地工作。全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图。 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间地点。颔联是说,菜园里的菜苗自由自在地生长着,无需人为去管理
【注释】 1. 息游所:指隐居的地方。息:休息,安居。2. 枕簟:枕头和竹席。3. 琴樽:指宴饮的器具。4. 幽暇:闲适。5. 日夕:傍晚。6. 庭除:庭院的台阶。7. 双鸟下:鸟儿双双飞落在院中。8.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只有在隐居的地方,才能享受到真正的闲适与宁静。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赏析】 王屋山,又名王屋岗或王屋山,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山中多古迹,有太室、少室、伏牛三座山峰。相传尧帝曾在此炼丹求仙。诗题中的“鹿皮翁”当指隐士,即诗人的朋友。 首句“几时不见鹿皮翁”,言其久已不见面了。“几时”,即什么时候的意思。“鹿皮翁”,即以鹿皮为衣的隐士。“翁”,是对人的尊称。这句诗写友人很久没有相见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次句“回首碧云天自空
【解析】 1.“醉着”意思是:喝醉了。“独抱渔竿卧晚汀”意思是:独自抱着渔竿躺在水边。“晚汀”意思是:傍晚的江边。2.“风露满身呼不起”意思是:风吹雨打,浑身被淋湿,却依然不动声色,不发一语。“呼”是吹的意思。“不起”“不动声色”是形容人沉着、镇静的样子。3.“一江流水梦中听”意思是:听着江水潺潺流淌的声音进入梦乡。4.注释译文:醉酒后倒尽了酒却醒不过来,独自一人抱着渔竿躺倒在傍晚的水边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明确全诗的内容,把握全诗的情感,理解重点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是作答的关键. “乱山带乔木,斜日望中碧”:乱山中长着高大的乔木,夕阳西下,远远眺望,那一片碧绿的山影倒映在江面上. “白云忽傍人,马首岚光滴”:忽然间,一群白云飘到我头顶上.马头上闪烁着一道道阳光,好像云层被阳光一滴滴地打湿了似的. 译文: 乱山丛中长着高高的乔木
【注释】: 落篷回风力,移舟维石次。 落篷:船的篷布被风吹开。 回风:逆风。 移舟:把船移到石上搁浅。 维:系、拴住。 次:停留。 树影散平波,蝉声入古寺。 树影:树木倒映在平静的水面上。 散:分散、摇曳。 平波:指水面平静如镜。 蝉声:知了叫声。 入:进。 古寺:古代寺院。 赏析: 《即景 其一》是唐代诗人李颀所作,此诗写于作者任封丘尉时,描绘了他游历名山古寺的情景。首句“落篷回风力”
【注释】: 洞庭:指洞庭湖。黄:这里形容太阳的黄色。薄:同“幕”。虹气:彩虹。山根:山峰。断厓(yái):陡峭的山崖。倾:倒伏,倾倒。 【赏析】: 这首七绝写景,描绘了洞庭湖落日余晖映照在湖边林梢的景色。诗中的关键词为:“洞庭”、“落日”、“黄”,这些关键词都带有浓厚的地理色彩,让人一看就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湖南洞庭湖畔的景致。 首句“洞庭落日黄”,以简捷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洞庭湖的夕阳图景
【注释】 餐气:指吸吮山中的灵气。 阿堵:这里指“小东西”或“宝贝”。 无何有:指虚无的境界。 赏析: 诗中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首句写诗人在窗前远望,只见山间云雾缭绕,仿佛是大自然的灵气在空中飘荡,诗人不禁伸手去吸吮,但感觉却并不满足,因为这种灵气实在太过稀薄,无法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接着,诗人又转向室内,发现原来那些所谓的宝贝,其实不过是些虚无的东西罢了
注释: 白凫:白色的野鸭。 看不足:看得不够多,形容所见之物太多,看不过来。 长日牵春梦:长日里被春梦纠缠,无法解脱。 江光摇绿洲:江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摇曳生姿,仿佛是一片绿色的岛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色。首句“白凫看不足”,诗人用白凫作为画面的主体,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白凫在江面上悠然自得地游动,让人看得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第二句“坐买江上舟”
【注释】 山中:指隐逸山林。 来往不逢人:形容山深林密,罕有人迹。 家在山深处:隐居的人的家就住在这深山里。 独鹤忽飞来:一只白鹤忽然飞来。 风动月中树:月亮照着树林,树叶随风飘动。 【赏析】 此诗描绘了山中的幽静景色和诗人闲适的心情。首两句写山中人迹罕至、环境清幽,三、四句写偶有白鹤飞过,又添一份宁静。全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新淡雅的山水画面,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