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熙春
万里长江汉水流,乃翁曾此控雄州。南人犹憩棠阴下,幸以公郎领上游。 注释与翻译: - 万里: 描述空间距离之广远。 - 长江: 中国最长河流。 - 汉水: 发源于陕西省,流经多个省份。 - 乃翁: 诗人自称“我”。 - 此: 这里指的是“此地”,即荆州。 - 控雄州: 控制着重要的地区。 - 南人: 南方的人。 - 棠阴: 棠树的阴影,常用来比喻荫凉之地或庇护之所。 - 幸以: 有幸被。 -
【注释】 慈母:指母亲。誓靡他:发誓不要别的追求。堂上双垂白:形容母亲的白发,比喻岁月流逝。慷慨过:豪情壮志,不拘小节。 【赏析】 谢节母,是唐代文学家、诗人、散文家,名不详。此诗作于唐僖宗光启年间(885—888),作者为官至礼部侍郎时所作。全诗通过回忆和感慨来表现对母恩的怀念。 首句“慈母当年誓靡他”,说的是在母亲活着时,她曾发誓不要别的追求,一心一意地侍奉丈夫;次句“呱呱孺子泪如何”
【注释】扁舟:小船。天河:银河。湍,急流。浑若驶:浑然一体,如在行驶。儿孙:指子女。对酌:一起饮酒。 译文:扁舟曾经泛游过天河,滞留在前途感到感慨很多。庆幸登岸时水流很急,和儿孙们一起饮酒听渔歌。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所作,表达了他虽然身处逆境,但仍乐观向上的情怀。前两句回忆过去泛舟的经历,感叹自己命运多舛;后两句则表达了他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全诗意境清新脱俗,情感真挚感人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极目天南路八千:“极目”意味着远眺,表达了诗人对远方辽阔景象的无限遐想。“天路”可能指的是通向天际的道路,象征着高远、无限或通往未知的道路。“八千”这个数字可能寓意着遥远或者数量众多,增添了一种浩渺的感觉。整句诗营造了一种视野开阔、心旷神怡的意境。 2. 驿程犹欠买舟钱:这里的“驿程”通常指旅途中经过的驿站,暗示旅途的艰辛或时间的漫长
【注释】龙飞:指皇帝即位。天启:指皇帝的年号。蒿莱:野草丛生的地方,这里比喻荒凉、偏僻的地方。凤诏:皇帝的诏书。击楫:敲船桨。济川:治理水道。曾见:曾经见过。 【赏析】这是一首祝贺诗人升迁之作。首句点出“龙飞”二字,暗喻新君即位。次句写皇帝下诏书,求贤举才。第三句是说,因为祖生能治理好河湖,所以皇上特地召他来任用。第四句说,汉文帝曾起用贾谊为梁孝王的谋士。 这首诗赞扬了祖生治理河湖的功绩
【注释】梁子:即梁鹄,字子高,东汉时人。荆州:指汉末刘表的荆州牧任。 “反侧”三句,说梁鹄在西川剑未藏好,便借才于楚地(楚王韩信曾为刘邦所封),佩着虔刀(古代一种佩刀)。 “多君”三句,言多君慷慨,有千金(古时以千钱为一金)之量,应好好珍惜自己的才能,不要辜负了你的恩德,感叹自己独自勤劳。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年侄梁鹄的。梁鹄,东汉人,曾任荆州刺史、司徒等职,与孔融、祢衡等人有过交往
朝阳南望即荆阳,一骑驰驱莫惮长。 路上榴花今正艳,题舆诗思满奚囊。 注释:朝阳向南望去就是荆阳,一骑马奔驰着不要怕路长。路上的榴花现在正是鲜艳的时候,在马车上写的诗思念装满了书袋。 赏析:此诗作于作者晚年,诗人以送别之礼,为侄儿梁子饯行至荆州,故有此篇。首句写荆门的地理环境,次句写送别之情。三、四两句写送行者的所见所感。“路上榴花”句点明了时令,是夏季。夏日的榴花,色彩艳丽,香气袭人
【注释】 ①宰割:治理。始巴丘:指在巴陵起兵,收复荆州。虎渡龙山:喻指平定荆襄一带的战争。壮游:意气风发地漫游。君到:你到来。仙令:仙人般的令名。刻烛:点蜡烛计时。倡诗筹:即击节而歌。②《汉书·李广传》:“尝从至蓝田,与关内侯失亡数人,上闻之,拜广为将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荆州任上送别年侄梁子时所写的。梁子,作者的侄子。荆州:今属湖北省。此诗是五首中的第五首。“愧予宰割始巴丘”
注释:五色文章,指五色的丝织品。侈凤毛,指五彩缤纷的凤凰羽毛。仲宣楼,指建安时期诗人曹子建的故居。阳春调,指《阳春白雪》曲,相传是战国时代的楚国民间乐曲。 赏析:这首诗以“登临”为题,写自己对侄儿的祝愿。诗中用典,意在表达希望侄子能象古代贤人一样,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远大的抱负,并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全诗构思巧妙,寓意深刻,风格清新俊逸,富有哲理,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言志诗
【注释】 谢节:指谢灵运,字公度。 册:封册,古代帝王封赏功臣、后妃的一种文书。 四首:此诗共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其三:指谢灵运的《登池上楼》一诗。这首诗是他晚年时的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丝纶:皇帝的诏书。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谢灵运一生功业的颂扬。 第一句:“一生家政一身任。”意思是说:一生为国尽忠,一身承担责任。 第二句:“此日名传耀古今。”意思是说:这一天的英名,照耀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