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熙春
【题解】《代家君启瑞册》是诗人为任公祖孙所写的诗,旨在表达对家族子孙的期冀和祝福。全诗通过描绘任公家族的辉煌成就,表达了对他们未来的祝愿和期望。 1. 诗句与译文对照: - “瑞色遥分自皖都,琅玕森发瀛洲隅。” 注释:“远方传来的吉祥色彩自安徽省都城而来,如同璀璨的玉树在遥远的瀛洲岛角落生长。” 译文:从远处传来的吉祥色彩,就如同从安徽省都城带来的璀璨玉树,在遥远的瀛洲岛角落生长。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把章太素送到滇南,并写诗相赠。“芳草”二句是说,韩江边的芳草,就是载着章太素万里行舟的船帆啊!“奚囊”即小袋子,指行李或书箱。“金马”即金马门。《汉书·艺文志》载有《楚辞》,相传为屈原所作。“碧鸡”即碧鸡坊,在成都。“树树烟霞起,山山日月留”,两句是说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凤皇台上凤皇游” - 凤凰台,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观景或游乐之地。凤凰是吉祥的象征,此处可能寓意着吉祥和美好的氛围。 2. “杰阁弘开砥柱流” - 指宏伟的楼阁如同砥柱山一般屹立于水中,象征着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3. “山斗霄悬呈彩笔” - 形容山顶高耸入云,犹如天上的画笔在天空中绘制出五彩斑斓的色彩。这里的“彩笔”可能隐喻着才华和创造力。 4.
题徐学博大埔挕政册 皋比瀛州曙气薰,山城风雨更氤氲。 横经不厌三冬雪,制锦还成五色云。 满县花栽坛上杏,一腔谷种水中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林熙春在大埔题写政府文件的场景。首句“皋比瀛州曙气薰”,描述了清晨的曙光照耀在瀛州的土地上,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第二句“山城风雨更氤氲”,描绘了山城的雨后景象,风雨使得空气变得更加湿润,给人一种朦胧、梦幻的感觉。第三句“横经不厌三冬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致堂人》。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浴罢兰孙第自高,筵开汤饼兴偏豪。 注释:洗完澡后的孙子在祖屋中显得特别得意,宴席上吃着汤饼感到特别快乐。这里的“兰孙”指的是李贺的侄子,而“筵开汤饼”则描绘了一个丰盛的宴会场景。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述孙子在家中的得意和宴会上的欢乐,展现了家庭温馨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李贺对家族的关爱和对子孙的骄傲之情。 2. 柏台已羡麟多趾
观察任公祖五月举孙官邸召赴汤饼漫贼四章志喜兼谢时海上有警次日闻大捷诗中及之 这首诗是诗人在观察任公祖五月举孙后,被官邸召赴汤饼宴,并听到海上有警,次日闻大捷,即兴作诗以志喜悦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1. 张弧正值戈声急,持斧焦劳属壮猷。 注释:张弧正值战鼓声声响,手持斧头疲惫却坚定。 赏析:首句描绘了战争的紧张气氛,战鼓声声,手持斧头的士兵,展现了战场上的艰辛和士兵的英勇。 2.
这首诗是诗人在五月任公子祖官邸被召赴宴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大捷的祝贺以及对战争胜利的喜悦之情。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译文: 1. 森枝五月倚云栽,夜集兰台醉绿醅。 注释:五月的树枝繁茂如同云一般,我们在夜晚聚集在一起享受着美酒。 译文:五月的树木繁茂如云,我们在夜晚聚集在一起畅饮美酒。 2. 近水松萝供逸兴,傍城钟鼓促金罍。 注释:靠近水的松树和藤萝为我提供了悠闲的兴趣,城市的钟鼓声催促我们饮酒。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他的一生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与忧虑。陆游是宋朝伟大的爱国诗人之一,他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第一句“逢掖沧浪属草玄”,意思是在朝廷中担任官职,却像沧浪一样归隐山林,专心研究学问。这句诗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在高位,但心中仍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 - 第二句“使君旗鼓大江先”
【注释】 饮凤皇塔次:即“饮凤皇塔下”。 次:诗篇的序文。 杨苕水:即“杨素”,隋朝大臣,以清高著称于世。 凤皇塔:指隋朝所修的佛寺中的宝塔。 天几何:犹言“几许”、“多少”。 虹堤:彩虹般的堤坝。 玉简:古代的一种书写材料,这里指诏书。 金坡:指帝王的陵墓。 斗山:即“斗牛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为长安西北的一座名山,山上有古观。 循凤:顺凤凰。 片石遗思:指李白怀念友人杨素(字素)的诗。
【注释】: 1. 紫气(紫云):祥瑞的征兆。 2. 生申降岳来:指张九龄的儿子张希迁被贬为岭南道采访处置使,途经韶州时生申前来迎接。 3. 幸际:幸运地遇到。 4. 薰风(风):温暖和煦的风。 5. 芳玉树:比喻美好的品德。 6. 瀛海出珠胎:形容人才辈出,如同海上出现珍珠一般珍贵。 7. 兴门:指科举考试中试的门第。 8. 许国:为国家效力。 9. 金盘漫醉可论杯:指在宴会上与朋友畅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