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元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题北郊山亭》。 诗句释义: 1. 先人山亭采荔 注释:先人的山亭,即山间的亭台。采摘荔枝。 2. 北郊采荔足清游 注释:在北郊(今北京郊外)采摘荔枝,这是一次令人愉悦的游玩。 3. 正是连坡紫翠浮 注释:正当连绵起伏的山坡上,紫色翠绿的树叶随风飘荡。 4. 采荐星苞倾绿醑 注释:采摘的荔枝像星星一样多,绿色的酒液倾泻而下。 5. 肯从筐篚较牙筹 注释
这首诗是徐博士寿诞的祝寿诗。徐博士是奕溪人,字文卿,曾任福建建宁知府。 诗句解释: 1. 云映榴台景甚都:“云映”形容天空中的云彩仿佛在照耀着榴台(即榴花盛开的花台),“景甚都”表示景色非常壮观。这里用榴花来比喻徐博士的才气和成就,暗示他的才华如榴花般灿烂。 2. 孙枝先梦到悬弧:“孙枝”指子孙后代,“悬弧”指的是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的一种仪式,剪头发以庆祝
【诗句解析】 1. 琅玕几竹伴菁葱:琅玕,指美玉或宝石;几竹,形容竹子的挺拔。"伴"表示相伴、伴随。"菁葱",即茂盛葱翠的样子。整句诗表达了东台赵宪副(赵远惠)的竹子,如美玉般挺拔,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显得生机勃勃。 2. 水墨淋漓妙化工:此句描述的是竹子在水墨画中的生动表现,通过水墨淋漓的技法,展现出竹子自然的生命力和艺术的魅力。"妙工"指的是高超的技艺。 3. 玉笋数看诸子立
【注释】 樗栎:一种树木,比喻无用的人。应无岁月悭:应无时间紧迫之意。八龙分荫:指八个儿子都分得了官位和封地。燕山:山名,在今北京市西南。儿孙:子孙后代。衍箕裘业:继承祖业。老子:诗人自称。水竹:竹子的美称。芸窗:书斋的别称。万卷:指书很多。芸窗原有待:《论语》中孔子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原是孔子自勉的话。一图:一本地图册。绿野:泛指野外、乡村。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身闲那得似吴侬,吟对庭花近榻红。 - 身闲:身体闲适,没有公务缠身。 - 哪得似:哪里比得上。 - 吟对:吟咏,作诗。 - 庭花:庭院里的花。 - 近榻红:靠近坐榻(即床)的红色花。 - 注释:“身闲”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吟对庭花”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诗人在花影婆娑中吟咏作诗。 2. 遁世自宜猿鹤伴
【注释】 1. 寒腊:指严冬。孤灯:一盏孤独的灯火。客情:客中之情。迩来:近来。春漏刻分平:春天的漏刻已经分成了平水。 2. 绸缪:绸缪,绸缪也,谓思虑周密。不尽:意犹未尽。风云际会:比喻良机或关键。悲喜宁堪雨雾零:悲哀和喜悦都难以忍受。 3. 绣句:绣成的句子。莫酬:不要酬答。孤鹤怨:独自哀鸣的鹤的怨声。洞箫还讶舞鸾惊:洞府中的箫管也感到惊异,好像被舞动的鸾凤惊飞了一样。 4. 相思倚遍东楼月
注释: 与表兄曾大尹写怀:和表兄曾大尹一起写下这首诗表达内心的情感。 山深元不羡棼华:在深深的山林里并不羡慕繁花似锦的繁华。 廿载畏途岂足夸:二十年来,我走过许多危险的道路,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云水堆中须着我:在云水交织的山谷里,我必须在这里生活下去。 蕊兰汀畔未移家:在兰花芬芳的河边,我还未能搬回家乡。 马驰栈道曾吹笛:骑马穿越栈道时曾经吹过笛子。 船过瞿塘强看花:船只驶过瞿塘峡时
以下是对区元晋的《宦邸和寄社英》的逐句解读: 1. 首联释义:“江头打坐伴凫鸥,谁似清溪隐者流。” -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江头的宁静场景中,独自陪伴着凫鸥(即野鸭),仿佛置身于清澈的小溪边,过着隐士般的生活。这里的“清溪隐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2. 颔联释义:“索杖鹤随松畔榻,烹茶云覆竹边瓯。” - 颈联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他手执拐杖
【注释】 和:应和,唱和。 表兄:表亲的兄弟。 曾大尹:指曾几,字子四,南宋诗人。 挟策:携带书卷。 化缘:乞食。 行脚僧:佛教中修行者。 孙行者:即孙悟空。 梓里:故乡。 声难协:声音和谐。 柴桑:地名,今属江西省九江市。 岩壑(hè):山涧、山谷。 风流:风姿俊逸。 儿稚:儿童。 登庸:任用,升迁。 【赏析】 此诗作于绍兴二十四年(1154),曾几在江西任上时。首联“往时挟策走遥峰
奉和元阳余文学诵先君之作山斗人能仰旧名,岂徒词垒称长城。 教贻后裔惟清白,德表门闾自准程。 薇省恩波同海阔,臬台霜月彻霄明。 痴儿拜睹儒英诵,感恋难忘表劝声。 注释: 奉和:向别人表示敬意的敬语。 元阳:元阳子,即张元干。 文学:对有学问、有才学的人的尊称。 诵:诵读。 先君:指已故的父亲或前人。 山斗:比喻极高的地位。 词垒:词的堡垒。词的堡垒指的是诗词作品。 清白:纯洁无瑕、廉洁。 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