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玕几竹伴菁葱,水墨淋漓妙化工。
玉笋数看诸子立,清风遥拜此君容。
晚坚劲节名逾远,日报平安兴转浓。
扫却渭川千亩绿,更从淇澳论高踪。

【诗句解析】

  1. 琅玕几竹伴菁葱:琅玕,指美玉或宝石;几竹,形容竹子的挺拔。”伴”表示相伴、伴随。”菁葱”,即茂盛葱翠的样子。整句诗表达了东台赵宪副(赵远惠)的竹子,如美玉般挺拔,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显得生机勃勃。

  2. 水墨淋漓妙化工:此句描述的是竹子在水墨画中的生动表现,通过水墨淋漓的技法,展现出竹子自然的生命力和艺术的魅力。”妙工”指的是高超的技艺。

  3. 玉笋数看诸子立:这里比喻竹子直上云霄,好似玉笋一般高耸入云,”诸子”可能暗指竹子众多,”立”则形象地描绘了竹子挺拔的姿态。

  4. 清风遥拜此君容:这里的“清风”可能是指风雅的文人对竹的赞美,而“此君容”则指竹子的形态。”遥拜”表达了一种敬仰之情,仿佛是在对着竹子表达敬意。

  5. 晚坚劲节名逾远:这句诗赞美了竹子在傍晚时分依旧坚韧不屈的特性,”劲节”表明竹子的节节生根有力,”名逾远”则强调其名声之远扬。

  6. 日报平安兴转浓:这句话可能是对远方友人的一种问候,希望他们平安无事,生活顺利。”日报平安”是一种温馨的祝福。

  7. 扫却渭川千亩绿:渭川,可能指渭河两岸的平原地区;”千亩绿”形容广阔的绿色田野。这一句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希望清除心中的杂念,回归内心的清明。

  8. 更从淇澳论高踪:淇澳,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安阳附近,这里可能是指诗人的所在地或者灵感来源之地。”论高踪”表示讨论、探讨崇高的志向或行为。整句诗表达了诗人愿意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探讨更高远的理想或境界。

【译文】

东台赵宪副(赵远惠)远惠竹画赋谢:
琅玕几竹伴菁葱,水墨淋漓妙化工。
玉笋数看诸子立,清风遥拜此君容。
晚坚劲节名逾远,日报平安兴转浓。
扫却渭川千亩绿,更从淇澳论高踪。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东台赵宪副(赵远惠)的竹画之作。诗人通过对竹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竹子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琅玕”、“涓葱”等,形象地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同时,诗中也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整首诗歌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