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于汴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归途中的所见所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政治和人生的思考。 诗的开头“癸亥冬得告西还途次漫赋”描述了诗人在冬季得到休假并准备西归的消息。接着,“林皋余十载”,表明诗人在林皋中度过了十年的时光,这可能象征着诗人在这段时间里的隐居生活或学习经历。 “鸥鹭久缔盟”则暗示了与自然的联系和对自由的追求。这里的“鸥鹭”可能是比喻,也可能是指诗人自己,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回到田园后的感受和体验。诗人在田园中度过了二载的分离,现在再次回来,看到一片茂盛的蒿莱,心中充满了喜悦。虽然年老体衰,但仍然可以历险陇崖,与旧农侣们相聚。他们一起喝酒,共同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诗人还及时播种了嘉谷,引水灌溉新栽的植物。乘凉时坐在茂密的树下,席地而坐,感受着青苔的清凉。白天的时间很漫长,他深深地睡在山洞里,朗声吟唱,抒发胸中的情怀。童子为他准备食物
【注释】 1.何霁:何人,指谁。霁(xī),天晴。 2.吴江:今属江苏苏州市,古称吴郡、吴县、吴江县。 3.遗我:送给我。尺素书,指书信。古代以绢帛为纸,一尺见方,故称尺素。 4.韬光:掩藏锋芒。官若弃:做官如儿戏,把官职当作儿戏。 5.食贫:生活清苦,没有多余的钱财。无馀:多余。 6.环碧水:围绕清澈的湖水。 7.座上集琼琚:坐席上聚集着珍贵的美玉。座上:坐在上面。琼琚
【注释】 1.癸亥:唐天宝十三年(西元752)。 2.长安:指唐代都城长安。 3.西山:指华山,在今陕西省。 4.相睥睨:相互窥视。 5.修途旅枕寒:旅途中旅客的枕席上常生霜。 6.暴客郊原聚:强盗在郊外聚集。 7.君恩:指朝廷的恩惠。 8.绻绻:依恋不舍的样子。 9.行藏:指行为与志向,引申为进退出处。 10.迟迟:缓慢。 11.吾遇:我的遭遇。 译文: 去年来到长安,今年又要去华山。
癸亥冬得告西还途次漫赋 忆得一纪前,新年寓井陉。 今日逢元日,依然旧馆亭。 君恩频予告,授餐烦居停。 山川似有缘,一笑酌春觥。 注释: - “忆得一纪前”:回忆起一年前的事。 - “新年寓井陉”:新年时居住在井陉这个地方。 - “今日逢元日”:今天是元旦,即新年的第一天。 - “依然旧馆亭”: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一纪了,但是这个地方仍然保持着旧时的风貌。 - “君恩频予告”:我被皇帝频繁地任命为官员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咏寓邸四槐》的诗句,并分析其含义和意境。 1. “所居燕市里,茂树绿阴浓。”:这句描述了诗人居住的地理位置,即燕市里的一个住宅,周围有茂密的树木。 2. “当年曾手植,重到已凌空。”:诗人回忆起当年亲手种植的这棵树,现在再次来到这里时,发现它已经高高地站在了空中。 3. “郁郁幂夏日,飕飕撼天风。”:夏天的树叶茂密,仿佛是绿色的帷幕覆盖着整个夏天;风吹过,发出飕飕的响声
注释: - 平房成:形容房屋建成。 - 窄屋苦炎热:窄小的屋子又热又闷,让人难以忍受。 - 新构屋四楹:新建了四间房屋。 - 屋头不用瓦,甃砖坦以平:屋顶没有用瓦,而是用砖砌成平坦的平面。 - 直西丈有五,向南三丈横:房子正对着西方有五丈长,向南边有三丈宽。 - 前时宅基狭,于今不啻弘:以前的房子地基很窄,而现在比之前扩大了很多。 - 夏喜新凉入,冬应暖日融:夏天喜欢凉爽的天气进入房间
【诗句释义】 1. 昔行大河涯:昔日行走在黄河的边缘。 2. 徘徊砥柱下:在砥柱山脚下徘徊。砥柱山是黄河的一座名山,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 3. 砥柱高百寻,黄流任奔泻:砥柱山高耸入云,河水从其下奔腾而过,任由水流奔涌、流淌。 4. 崚嶒不妩媚:崚嶒意为山峰高峻险峻,不妩媚则形容山峰虽然高大却缺乏柔和之美。 5. 不乏妩媚者:指山峰虽高峻却有美丽的景观。 6. 群籁亦交发,如奏郑与雅
王绅,字朝用,千户。 王绅骑着瘦马,挥舞着鞭子驱赶着万人。 万人难道不勇猛吗?却因害怕而隐藏了他们的勇武。 听说有高贵的人,吓得舌头伸出嘴巴来回打转。 人中豪杰何等的矫健,可以率领三军。 奇怪啊他抱着谁说话?酒怎么能解愁呢? 注释: 王绅,字朝用,千户。 王绅骑着瘦弱的马,挥动着马鞭驱赶着众人。 万众难道不勇猛吗?却因害怕而隐藏了他们的勇武。 听说有尊贵的人,吓得舌头伸出嘴巴来回打转。
以下是诗句、译文以及注释: 送曾公祖南巡广西 送君河之浦,不折垂杨枝。 杨枝几尺强,千丈系离思。 别离复何道,光辉日在兹。 顾惭漆室伏,喜君骢马驰。 春明万里隔,况乃南溟陲。 六飞匪代狩,谁与听民咨。 翻译及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曹于汴所作,描述了作者为朋友曾公祖南巡广西时的情景。通过描绘河流、柳树和离别之情等元素,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思念。诗中的“杨枝”象征友情和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