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岁长安来,今岁西山去。
道旁相睥睨,来往一何遽。
修途旅枕寒,暴客郊原聚。
岂不感君恩,绻绻不可住。
君臣谊自高,行藏别有据。
凭将迟迟行,聊以答吾遇。
【注释】
1.癸亥:唐天宝十三年(西元752)。
2.长安:指唐代都城长安。
3.西山:指华山,在今陕西省。
4.相睥睨:相互窥视。
5.修途旅枕寒:旅途中旅客的枕席上常生霜。
6.暴客郊原聚:强盗在郊外聚集。
7.君恩:指朝廷的恩惠。
8.绻绻:依恋不舍的样子。
9.行藏:指行为与志向,引申为进退出处。
10.迟迟:缓慢。
11.吾遇:我的遭遇。
译文:
去年来到长安,今年又要去华山。
道旁的人互相窥视,来往匆匆太匆忙。
旅途漫长,枕席生霜,强盗聚集在郊外。
我怎能不感激陛下的恩惠,依依不舍,难以离去。
君臣之间的情义本来就高,行事和出处自有依据。
我慢慢地走,聊以报答皇上的待我如宾。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离开长安返回家乡途中所作。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昨岁”句点出此行的来意,“今岁”句写此行的目的。第三四句从对方写自己;“道旁”二句写行人之匆促,暗喻朝中的权贵;“暴客”句写强盗聚集,暗喻奸臣当道。中间六句写对朝廷的眷恋,“君恩”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不愿离去的心情。末四句写自己的归途,用“迟迟”二字,表明作者的归心似箭,而要答谢朝廷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之意。全诗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