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于汴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其六 世上何人号最贫,裹装七尺小为人。 旁联六合斯真体,贯彻千秋是大身。 才割禽鱼便是痿,不疼荒徼岂名仁。 只休封闭如蜗缩,纵有高谈未许真。 注释: 世上何人号最贫:世上谁是最贫穷的人,这里指的是道德修养上最贫乏的人。 裹装七尺小为人:意思是说,即使穿着七尺布衣,也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大的人。 旁联六合斯真体,贯彻千秋是大身:意思是说,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自然形成的
每怪儒绅见有边,得诗深喜已窥全。 明幽合贯方成世,费隐都融可论天。 进学还须独有得,殢人每以故相传。 元公试向询无极,不语只消抺去圈。 注释: 每怪:常常觉得。 得诗深喜:得到了这首诗,非常高兴。 明幽合贯:明白而深远,贯通古今。 方:才。 费隐:指佛教的“五蕴皆空”,是佛教的基本观念之一,指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都归根于空无。 都融:全部融合。 论天:谈论天下大事。 进学:追求学问。 独有得
注释:古德相传只此明,十分明是十分行。 愦昏决事终成暝,想像为知仅是名。 明照应须莫浪指,躬行切忌不完成。 醒来幻梦一齐歇,若个为明若个诚。 赏析: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学习、实践和诚信的深刻认识。首先,他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其次,他批评了那些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实质的人,认为他们的知识和能力都是虚假的。然后,他又强调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
这首诗是作者与吕豫石讨论学问的诗作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莫讶崇高圣与神,为神为圣甫为人。" 注释:不要惊讶于圣人和神灵的存在,因为他们只是普通人而已。 2. "希天即在希贤日,由义难于行义循。" 注释:追求高尚的境界就像追求贤良的日子一样,但实践正义却很难。 3. "洒扫曾闻神所入,心精即是圣之真。" 注释:我曾经听说神灵能够进入世间,而心灵的纯净就是圣人的真正品质。
诗句释义如下: 风很高,我仍然感到害怕衣服单薄,华岳峰头四望很宽。全世界的洪炉都正在燃烧,但银潢河却像水一样泻下,与清寒相随。 译文: 风很高,我仍然感到害怕衣服单薄,华岳峰头四望很宽。全世界的洪炉都正在燃烧,但银潢河却像水一样泻下,与清寒相随。 关键词解释: 1. 风高:指风很大,通常用来形容天气恶劣。 2. 怯衣单:指因风大而感到寒冷,需要加穿衣服。 3. 华岳峰头:指华山的山顶
【注释】 省躬:反省。其二十二:即第22首,是组诗《省躬诗》的第二十二首。良贾:指有道义和才能的商人。虚殖:虚心求取。殖多更邃:殖,通“蓄”,积累。邃,深也;多则深。囊箧(qiè)日周章:囊,装东西的袋子;箧,小箱子。周章,周游,奔波。 【赏析】 本篇是一首寓言体诗。作者以一个卖药商为喻,劝勉人们要虚心求取知识。诗人指出,像这位卖药商一样的人,虽然在商业方面很有才能,但他只满足于自己的一技之长
《咏垂杨似座中友》是明代诗人曹于汴创作的一首七绝。全诗如下: ``` 为甚枝枝向下垂,不刚不劲耐风吹。 相逢为尔频倾酒,记得十年赠别时。 ``` 译文: 垂柳枝条低垂下来,它既不刚强也不坚硬,却能承受风吹雨打。每当我们相遇之时,我都会频频向你敬酒,想起十年前你离别时的赠别情景。 注释: - 垂杨柳:一种树名,这里指垂杨。 - 不刚不劲:既不强硬也不软弱。 - 耐风吹:能够承受风吹雨打。 -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等方位关键词筛选诗句中有效信息,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为什么作者会表达这种情感,最后点出情感的表达方式。本诗是一首写景言志的七绝,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喜爱以及对自己才华被埋没的哀叹。 首句“凭栏游冶惜芳菲”意思是说
注释: 葵花,即向日葵。 自白自黄还自红,赏不加喜折不恫。 (1)白:这里指向日葵的白色花瓣; (2)黄:这里指向日葵的黄色花瓣; (3)还:又; (4)自红:指向日葵的花盘是红色,与白色的花瓣相映成趣; (5)加:这里是“何”的意思; (6)恫:恐吓; (7)倾日:形容向日葵向太阳转动的样子; (8)若教:假如; (9)着意:有意识,下决心; (10)应笑侬:应笑话我
孟水昨宵梦化金,灵台帝主窒吾心。 杨家夜却寻常事,蚁穴能令江汉深。 诗句释义: 1. “盂水昨宵梦化金”: - 孟水:指的是盂河的河水,可能暗指梦境中的神秘或非凡力量。 - 昨宵:指的是昨夜,暗示着某种事情的发生是在昨晚。 - 梦化金:梦化为黄金,形容梦中经历或得到的珍贵与不凡。 - 整句:描绘了在梦中经历了一种不可思议的转化,将平凡的河水转化为黄金,象征梦境中的经历非常珍贵和不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