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于汴
【注释】 迎春花:春天里开放的花朵。轻黄不似首春时,果是青青但此枝。欲识花无与花有,且言春去竟何之。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 首句“轻黄不似首春时”,意思是说:迎春花的颜色虽然不如早春时节的花朵那般鲜艳,但它的颜色却比晚春时节的花朵要显得鲜亮一些。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迎春花颜色的变化来突出其特点。 次句“果是青青但此枝”,意思是说:虽然迎春花的颜色不如早春时节的花朵那样鲜艳
```json { "注释": [ "癸丑年,即明朝的万历十年(1582)。村居:居住在乡村。杂诗:各种体裁的小诗。", "田叟:指村里的一位农夫。为解蓑:意为帮助农夫解开用来遮身的蓑衣。蓑是古代农民常用的雨具。", "饮君浊酒:请农夫喝一壶浊酒,以示敬意和感谢。为君歌:为了歌颂或祝福而唱歌。", "莞然一笑:形容农夫听了诗人的话后露出的微笑,表示一种愉悦和满足。", "昨夜月明
【注释】 闻报书怀四首: 闻报,听到消息。书怀,书信。这组诗是诗人听说别人有信来,就写了一首诗表示自己的思想感情。 利锁名缰(jiān):名利的枷锁。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犹尔:这样,如此。 相抛却:彼此抛弃。 茅檐(yán):草屋。 【赏析】 《闻报书怀四首》是诗人听说别人有信来而写的诗。诗人在这首诗里表达了自己对名利、权势和地位的看法。 第一句写诗人听到朋友来信,心里十分高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咏新竹》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偶因月上横疏影,不为霜来发劲枝。 注释:偶尔因为月亮的照耀,竹叶上投下斜斜的影子;不是为了寒霜的到来而使树枝变得坚硬有力。 赏析:竹子生长在春天和夏天,冬天时已经枯萎了。这里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竹叶刚刚冒出,嫩绿欲滴,被月光映照得十分美丽。同时,“不为”一词表达了竹子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本性和生长习性。
【注释】万里:一作“万里”。都门:京城的城门。春复春:春天一年又一年地到来。雕梁:彩绘的屋梁。燕垒:燕子筑巢。相讶:相互惊讶。不是燕人:指诗人自己,不是普通的燕人。晋人:即南朝宋时著名诗人谢灵运,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侄孙,出身于士族。 【赏析】这是一首咏燕诗。上片写梁燕在春天重来旧巢;下片写诗人与燕共语,自认是晋人而非一般的燕人。全诗以“春”为贯串线索
注释: - 人以官拓产,伊产以官落。 - 人通过担任官职来积累财富,而官职则因为被罢免而失去。 - 何能卑小官,而不清献若。 - 怎么能满足于小官的职位,而不追求清廉和奉献呢? - 世情难与偕,所贵在空橐。 - 世间的人情难以与之共处,真正值得珍视的是内心的清静和简朴。 - 贻谋亦有良,一经不为薄。
【注释】癸丑村居杂诗:癸丑年,即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诗人居住在浙江上虞县。村居,指在农村的住宅中居住。杂诗,诗歌的一种体裁,不拘泥于格律。澍雨:及时的春雨。涨小池:雨水上涨,填满了小小的池塘。晓来:清晨。庭院:庭园。绿参差:绿色的植物参差不齐。儿童报道蔬堪摘:小孩跑来报告说菜园里的蔬菜可以采摘了。便好邀宾赏岁时:就正好请宾客欣赏时令的佳肴。 【译文】昨天夜里,一场及时雨涨满了小池,清晨
【注释】 钝质:迟钝的资质。科名:科举考试中的科考名次。官位:官职。总逾涯:永远越过界限。 若人:指自己。投闲地:寄居在闲散的地方。费夕郎夜草辞:费尽了晚上的精力草拟奏章。 【赏析】 这是一首自谦诗。诗人以“钝质”自谦,说自己生而愚钝,没有奇特之才,所以科举考试中总是落第,连个科名都没有得到;自己一生为官,却总被超越,仕途无望。最后两句,诗人说如果别人能够投到空闲之处,那么即使自己再怎么努力
【注释】: 郑重多贤辅圣君,不才自合老烟云。 儿童课罢书堂寂,种竹栽花日又曛。 译文: 郑重地辅佐圣明的君主,不才之人自然应该像烟雾一样飘散。 儿童们放学后书房里很安静,我独自在院子里栽种竹子和花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田园诗。首联两句是说作者为辅助圣明的君主而感到荣幸,同时表示自己没有才能,只能像烟雾一样随同圣君而消散,这表现出诗人对朝廷的忠诚以及无奈的心情
【注释】闻报:指书信传来。书怀四首,即《与陈拾遗书》之四。遗编:即遗稿。蝇头:形容字写得小而多。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信中的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以“尘世繁劳不上肩,山中长日如年”开篇,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心境。接着用“千秋未了遗编在,且喜蝇头也会看”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