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于汴
释义: 事情往往是因为忙而出错,中道时应当从容应对。 在行动前先考虑好,以免造成错误和麻烦。 注释: 事因:事情的原因或起因。 省躬:反省自己。 中道:正中间,半途。此处表示处于事情的中间阶段。 拟议(yì yì):事先考虑或筹划。 言动:说话做事。 愆戾:过错,过失。 赏析: 这首诗是一篇关于反省和自我控制的文章。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处理事务时,应避免匆忙行事导致的错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赏析诗句的能力。炼字是古诗常见的表现手法,“匪”通“非”,表示否定,不;“拟”为“类比”,“相”为“相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要把自己比作他人,不要轻视他人而自重。“察言知不足”,意思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言行来发现自己的不足。“日兢兢”,意思是一天到晚小心谨慎。 【答案】 译文: 我不像别人那样自视过高,也不去轻视别人。通过观察别人的言行,发现自己有许多不足
【注释】 不:没有。 欺人:欺骗他人。 省躬:反省自己的言行,这里指自省。 译文: 没有欺人,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够; 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就不会自欺其人。 但若不能自省,仍会欺骗他人。 赏析: 这是一首劝戒诗,诗人告诫人们在做事时要有自知之明,不要欺骗别人,也不要欺骗自己。全诗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释义】 这四句是作者对自己心性的自问自答。 “省躬诗”指诗人对自身行为的反省与反思,这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表达方式,旨在通过自我剖析来提高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 1. 心意由来别:表达了一种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2. 心性亦分明:强调了内心情感的清晰和坚定。 3. 不窥真性面:表达了对真实自我的探寻和理解的愿望。 4. 终是气纵横:暗示了尽管有所追求,但最终未能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赏析】
【注释】 止:语助词,表停顿。省躬:反省自身。兀兀:形容呆滞的样子。固:本来。将: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反省中发出的感慨之言。诗的首句写自省,次句写静坐沉思,末句写遐想未来。全诗以“省躬”为线索,通过“止”“休”等词的反复使用和对“兀兀”、“浪浪”等词的反复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沉的自我反省和对未来的忧虑之情
【注】:省躬,反省。 问路不是在行路,年年都在家中。 果然是个行路的客,问了话就马上起程。
注释: 事不问巨小,身在思有济。 庸庸偶其间,何殊匏之系。 事:事情。 不问巨小,意谓不管大事小事都要问。 身在思有济,意谓身处其中要想着有所作为。 庸庸偶其间,意谓我等庸人,偶尔之间也混迹于其中。 何殊匏之系,意谓这又与匏瓜悬在树上有何区别? 匏(páo):葫芦科植物,果实可食,也可制乐器、容器等。 赏析: “事不问巨小”,是说无论大事还是小事,都应当去思考。这是对人生的一种积极态度
诗句: 常定亦常觉,常觉亦常定。 释义: 常定——经常保持平静的状态。 常觉——经常感到觉醒或清醒。 常定亦常觉,表示无论何时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醒。 常觉亦常定,表示即使在外界环境不断变化的时候,内心也能保持恒定的平静状态。 译文: 无论何时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醒,即使外界环境不断变化。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在面对各种复杂环境和诱惑时的坚定和自律
【注释】: 1. 省躬诗:诗人自省其诗,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圣君的要求。 2. 宗圣终无愆(qiān):宗圣,指圣人的典范;愆,过失,罪过。始终不犯错误。 3. 遵王道如砥(dǐ):遵,遵守;砥,磨刀石,比喻为准则。遵守王者之道就像磨刀石那样锋利。 4. 人心真圣君:人心中真正崇拜的圣明君主。 5. 从心何理(lǐ)违:听从内心,怎么会违背。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作者自我反省之作
释义:杰人千仞壁,卓见亦横中。方识不闻睹,穆然洵圣功。 注释:杰人:杰出的人才。卓见:高明的见解。方:才。穆然:安闲的样子。洵:实在。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杰出人才的颂扬诗。诗人通过赞扬这位杰出人才的才智、见识以及他所取得的成就,表达了自己对于杰出人才的景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