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穆
【译文】 笑我平生痴情有所托,笔墨豪情搏击风雨。 兴来时画马如同神灵助,曾以为龙媒驰骋沙漠。 春风荡漾芳草连天青,骏马初上黄金嚼。 一声叱咤万里空,此道寥寥还谁作? 龙眠将心妙入神,我笑无心谁堕着。 【注释】 笑:嘲笑。笔砚:指文房四宝。墨:古代写字、画画所用的颜料。豪:豪放,豪迈。搏击:搏斗。駃騠(yúduò):骏马名。一顾:一眼,一瞥。龙媒:传说中龙所乘之马。龙眠山:在今安徽歙县北
【解析】 此诗为诗人在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于世事的感慨和人生旅途的寂寞无奈。全篇写思乡、怀旧之情,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之痛、人生飘零之叹。 (1)“世外目不至,思君时梦游”,意思是:世俗之人眼不见你的身影,我常常梦中思念你。这两句以梦游的形式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怀念,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思念之情。 (2)“兹游岂复梦,绝矫横中流”,意思是:这次出游岂能再如当年那样?如今我在江水中横渡
槎江旅夕 闲庭荒落馀,岁或客斯地。 剥落人迹稀,草木引群类。 离离侵阶除,排闼一何肆。 暂托一日欢,邻里助挥置。 垂萝戒勿剪,蟋蟀或居笥。 注释: 1. 槎江旅夕:槎江即长江,在此处指江边。旅夕,指傍晚时分。 2. 闲庭荒落馀,岁或客斯地:闲庭,空荡的庭院;荒落,荒凉破败;余,留下的痕迹;岁,年;或,或许;客,居住;斯地,这个地方。整句意为:庭院荒芜,年岁或许有人在这里居住。 3. 剥落人迹稀
诗句释义 1 素车白马易水阳,田光一剑胡太忙。 - 注释:这是在描述荆轲刺秦前的场景,他乘坐着白色的车辆和马匹前往易水边。这里的“田光”是荆轲的好友,而“胡”指代秦国。荆轲准备用剑刺杀秦王,但被田光阻止,表现出他的忠诚和勇气。 2. 槁心裂肝感云物,白虹赤日无晖光。 - 注释:这里表达了荆轲的内心感受,他感到心痛如裂,对周围的云和事物都感到震撼。同时,他也看到了天上的白虹和赤日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鄱阳湖舟中写给朋友仲木凯度的。首联写山,“矫矫”形容山峰耸立;“岧岧”指山峰高耸入云,难以攀登;“浮云”点出时令(秋天),而秋云变幻多端;“飞鸟”指水鸟(候鸟)往来。颔联用比喻写水鸟的飞翔,“幻”写出了它们飞翔时如烟如雾、飘忽难定的身姿。颈联用拟人的手法写友人的游子身份。尾联写芦花,写秋风,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 (1)矫矫:高峻的样子。 (2)缥缈:高远貌。
【注释】: 1. 玄鹤:指神鹤。朝矫翼,早晨展翅飞翔。2. 长鸣辞海滨:在海边高歌长鸣。3. 眷言:思念。俦侣:朋友。4. 去去离风尘:离开尘世的烦恼。5. 悠哉:安闲愉快的样子。6. 空阔游无垠:无边无际地遨游。7. 为德邻:成为德行相近的人。8. 十载:十年。9. 先劫:前生或前世。10. 大士:佛门尊号。11. 先劫为故人:前世曾作为故人。12. 见当问生死:见面时询问生死。13. 彻骨贫
山中寄区启图 崇岩丽霜华,物候正凝阴。 幽气动寒蕊,江树貌春林。 北窗虽寡营,贞静固所任。 心澹友云间,境寂无繁音。 长啸答空谷,聊复弹素琴。 昔有青云侣,岁晏阻清尘。 虽无古人见,实可膺我心。 谁将陇上信,招隐北山岑。 注释: 崇岩:高峻的山峰。 丽霜华:霜花艳丽。 物候:物象、气象。 幽气:指山中幽深的气息。 动:触动、影响。 江树:江边的树木。 貌:形似。 北窗:北向的窗户。 寡营:少营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游逍遥台》。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残暑未尽归,山气晓已肃。 译文:暑气尚未完全消散,山间的雾气已经清新了。 注释:残暑指暑气未尽,山气指的是山间空气,肃表示清新、整洁。 2. 幽岩虽数登,恨负长居宿。 译文:我多次登临幽深的岩石,却遗憾不能长久居住。 注释:幽岩指深邃的山洞或岩石,长住宿意指长期居住,这里指长时间停留在山上。 3. 去郊三里馀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文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朋友忠诚的赞扬。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天心去汉祚,风云失其时。(天意已远离汉室的江山,风云变幻,失去了时机。) - 注释:“天心”指天命或天意,“汉祚”指汉朝的政权。这里表达了诗人认为天命不在汉朝,汉朝已经失去了统治的时机。 2. 闯贼倾宇内,边腹遂不支。(闯王的军队压垮了整个国家的防线,边疆地区再也承受不住。) - 注释
七夕饮何司寇南漪亭 高林暑气薄,已入秋月夕。 年年云汉期,空见支机石。 客子轻出门,春夏迥已隔。 托栖美园林,两见山月白。 重来感倾樽,廿载座上客。 遭乱罢远游,百里还屏迹。 主人古哲士,清望故通籍。 休心娱石泉,辟径延山泽。 和风开池台,鱼鸟各自适。 狂歌天地宽,倒影摇金液。 赏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