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去汉祚,风云失其时。
闯贼倾宇内,边腹遂不支。
岂知代谢日,乃与吾生期。
吾友天下士,志节称古仪。
平居辨生死,气义明安危。
高怀薄云汉,迅笔驰蛟螭。
世末求贤良,粤尚一旅师。
当谓应昌运,出则为鼎鼒。
尊俎可折冲,兵食无以资。
九牧趋一羊,冠履多倒施。
重关漫不戒,敌岂从天遗。
惟公殉大义,束带扬须眉。
上辞列圣祖,下告宗庙私。
殒身没深渊,比宋三男儿。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文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朋友忠诚的赞扬。
诗句释义及译文:
- 天心去汉祚,风云失其时。(天意已远离汉室的江山,风云变幻,失去了时机。)
- 注释:“天心”指天命或天意,“汉祚”指汉朝的政权。这里表达了诗人认为天命不在汉朝,汉朝已经失去了统治的时机。
- 闯贼倾宇内,边腹遂不支。(闯王的军队压垮了整个国家的防线,边疆地区再也承受不住。)
- 注释:“闯贼”指的是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倾宇内”形容军队势大。“边腹遂不支”意味着边疆地区的防线已经崩溃,无法再支撑。
- 岂知代谢日,乃与吾生期。(却不知旧的朝代已经更替,而我们的死期也终于来临了。)
- 注释:“代谢日”指新的朝代的建立或更换。“乃与吾生期”意味着自己的死亡即将到来。
- 吾友天下士,志节称古仪。(我的好朋友都是天下杰出的人才,他们的品行如同古代的礼仪一样高尚。)
- 注释:“天下士”指的是天下优秀的人才。“志节称古仪”表示他们有高尚的品德和古代的礼仪标准。
- 平居辨生死,气义明安危。(平时就分辨是非,明确生死,气节和道义昭示了危险和平安。)
- 注释:“平居”指平时。“辨生死”是指区分是非。“气义”指气概和正义。“明安危”是指明确危险和平安。
- 高怀薄云汉,迅笔驰蛟螭。(胸怀宽广如天空一般辽阔,迅速挥笔如蛟龙在云中飞翔。)
- 注释:“高怀”指宽广的胸怀。“薄云汉”形容胸怀像天空一样广阔。“迅笔”指文笔敏捷。“驰蛟螭”比喻文笔如同蛟龙在云中翱翔。
- 世末求贤良,粤尚一旅师。(在乱世中寻找贤良的人才,但只有一支军队能抵御外敌。)
- 注释:“世末”指乱世。“贤良”指有才能的人。“粤”同“越”,意为只有。“旅师”指一支军队。
- 当谓应昌运,出则为鼎鼒。(应当说这是顺应时代的大运,出来做官就是鼎鼐之才。)
- 注释:“昌运”指顺应时代的趋势。“鼎鼐”是古代烹饪时用来调味的大锅,比喻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 尊俎可折冲,兵食无以资。(用尊贵的饮食可以解决外交问题,但兵粮物资都不足以支持战争。)
- 注释:“尊俎”是古代宴会中使用的餐具,象征外交谈判。“折冲”指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兵食”指军事和粮食。
- 九牧趋一羊,冠履多倒施。(九州诸侯纷纷向一个方向奔逃,许多人反而颠倒了自己的帽子和鞋子。)
- 注释:“九牧”指九州诸侯国。“趋一羊”形容诸侯纷纷向一个地方逃亡。“倒施”指颠倒了自己的帽子和鞋子。
- 重关漫不戒,敌岂从天遗。(重重关卡不加防备,敌人难道会从天上掉下来吗?)
- 注释:“重关”指重要的关口。“漫不戒”形容不加防备。“敌岂从天遗”意思是敌人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强调防御的必要性。
- 惟公殉大义,束带扬须眉。(只有你为了大义而死,你的腰带飘扬着你的胡须和眉毛。)
- 注释:“惟公”指你。“殉大义”指为了大义而死。“束带扬须眉”形容你庄重地束紧腰带,扬起胡须和眉毛,表现你的英勇和忠诚。
- 上辞列圣祖,下告宗庙私。(上告先祖,下告子孙后代。)
- 注释:“辞”指告别。“列圣祖”指历代的先祖。“宗庙私”指对自己家族或者后代人的解释。
- 殒身没深渊,比宋三男儿。(牺牲生命沉入深渊,就像宋朝三位忠臣那样。)
- 注释:“殒身”指牺牲生命。“没深渊”指沉入深渊。“比宋三男儿”指与宋朝的三位忠臣相提并论,强调牺牲生命的勇敢和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