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暑未尽归,山气晓已肃。
幽岩虽数登,恨负长居宿。
去郊三里馀,幽兴不至独。
出门行咏歌,凉风发芳郁。
浅流落野花,疏籁动高木。
山僧朴无营,榛莽争石菊。
十年题藓中,隐约尚可读。
陟高睇群峰,青削森若竹。
河沿纳溪流,渔网映莎蓼。
荒城烟火馀,不似当安隩。
兵甲犹未宁,安能肆林麓。
暂为世外欢,共得阔心目。
兔影怜未亏,山头胜华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游逍遥台》。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残暑未尽归,山气晓已肃。
译文:暑气尚未完全消散,山间的雾气已经清新了。
注释:残暑指暑气未尽,山气指的是山间空气,肃表示清新、整洁。幽岩虽数登,恨负长居宿。
译文:我多次登临幽深的岩石,却遗憾不能长久居住。
注释:幽岩指深邃的山洞或岩石,长住宿意指长期居住,这里指长时间停留在山上。去郊三里馀,幽兴不至独。
译文:离开郊外已经有三里多,独自的幽静兴致并未到来。
注释:郊在这里表示城外的地方,独的幽静兴致指一个人的心情状态,这里的“独”是指一个人在自然环境中感到的孤独和寂寞。出门行咏歌,凉风发芳郁。
译文:走出门去吟唱诗歌,凉爽的风带来了芬芳的气息。
注释:行咏歌指吟诗作歌,凉风发芳郁意指凉爽的风使芬芳的草木散发香气,这里形容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生机勃勃。浅流落野花,疏籁动高木。
译文:浅浅的溪水流淌着野花,稀疏的树林传来高高的鸟鸣声。
注释:浅流落指的是小溪流水轻轻洒落在野花上,疏籁指的是稀疏的鸟叫声,高木意指高大的树木,这里形容自然景色的和谐与美丽。山僧朴无营,榛莽争石菊。
译文:山中的和尚朴实无华,榛莽之间争相开放着石菊。
注释:山僧朴无营意指山中的和尚简朴无华,榛莽争石菊意指榛莽之中的石头菊花争相开放,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感慨。十年题藓中,隐约尚可读。
译文:在石壁上题写的字迹已经过了十年,虽然模糊但还是可以辨识。
注释:题藓中意为写在苔藓覆盖的石壁之中,隐约尚可读意指虽然有些模糊但仍能看出一些文字,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怀念和对古代文化的敬仰。陟高睇群峰,青削森若竹。
译文:登上高处远眺群山,山峰苍翠如同竹子一样挺拔。
注释:陟高意为登上高处,睇群峰意指远眺群山,青削森若竹意指山峰苍翠挺拔如同竹子一样,这里描绘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河沿纳溪流,渔网映莎蓼。
译文:河水沿着岸边流向远方,渔网在水中摇曳着莎草蓼蓼。
注释:河沿意为河岸,纳溪流意指河水汇入溪流,渔网映莎蓼蓼意指渔网在水中摇曳着莎草蓼蓼,这里描写了河流与自然景色的美丽交融。荒城烟火馀,不似当安隩。
译文:废弃的城镇只有烟火残留,无法像安定的地方一样繁荣富饶。
注释:荒城烟火馀意指废弃的城市只剩下烟火的痕迹,不似当安隩意指无法像安定的地方一样繁荣富饶,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繁华城市的哀叹和怀念。兵甲犹未宁,安能肆林麓。
译文:战争还没有结束,怎能尽情享受山林的乐趣呢?
注释:兵甲意指战争的武器和盔甲,犹未宁意指战事尚未平息,安能肆林麓意指怎么能随意享受山林的乐趣呢?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忧虑。暂为世外欢,共得阔心目。
译文:暂时放下世俗的烦恼,共同享受心灵的宁静。
注释:世外欢意指远离世俗的快乐,共得阔心目意指共同享受心灵上的宽广和宁静,这里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平静的愿望。兔影怜未亏,山头胜华屋。
译文:兔子的影子怜悯着我未能归来的身影,山顶上胜过华丽的房屋。
注释:兔影怜意为可怜我未能归来的身影,未亏意指没有失去的意思,山头胜华屋意指山顶上胜过华丽房屋的地方,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