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东溪隅,海潮接陵岸。
危楼耸高邻,森树蔚低垾。
中有读书堂,披卷可至旰。
出入寡步趋,夙病在疏散。
人生复何乐,羁马贵自断。
毫素晚自娱,诗力老方悍。
俗人嗤苦节,磊落谢闾闬。
放歌怀少陵,邈矣发长叹。
东溪草堂成
卜筑东溪隅,海潮接陵岸。
危楼耸高邻,森树蔚低垾。
中有读书堂,披卷可至旰。
出入寡步趋,夙病在疏散。
人生复何乐,羁马贵自断。
毫素晚自娱,诗力老方悍。
俗人嗤苦节,磊落谢闾闬。
放歌怀少陵,邈矣发长叹。
译文:
在东边的溪边搭建了草堂,海潮与山岭相接。
危楼耸立在高高的邻居旁边,茂密的树林环绕着小河。
里面有一间读书堂,翻开书卷可以一直到很晚。
进出都很少走几步,因为早年的病患总是让人感到不适。
人生还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呢?羁绊中的马应该自己决断。
晚上自己娱乐一下笔和纸,诗歌的气势随着年纪增长而更加旺盛。
世俗的人讥笑我过于清苦,但我却磊落如闾巷之中的人。
放声歌唱怀念杜甫,遥想他已逝,我只能发出长长的叹息。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大历三年(768)。诗人卜筑于东溪草堂,这是一座建在山麓水滨的简陋草屋,环境幽静优美。诗人以“东溪草堂成”开头,点明地点。首联写草堂之地理位置及其周边景物,“东”“海”二字写出地势,“接”、“耸”、“森”、“蔚”四字描绘出草堂周围环境的幽静。颔联写草堂之建筑,“危楼”、“邻家”,形象地写出草堂之险峻。颈联写草堂内景,“披卷”、“至旰”两词表现出诗人在草堂中勤奋学习的情景。尾联写诗人生活态度及志趣,“羁马”、“自断”表现诗人对名利的不屑,“晚自娱、诗力老方悍”则表现出诗人虽年岁已高但诗才不衰的豪情壮志。全诗语言平实质朴,风格朴素自然,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