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心在尘境,触物无所宜。
隐居怀古人,蹇滞安所之。
闻君语幽胜,千嶂叠逶迤。
怪石争峍崒,桃李荣离离。
玄洞凿鬼斧,石髓垂冰澌。
中多避世士,或和梁甫词。
去俗若隔世,茫然葛天遗。
桑麻共邻里,旷有云霞姿。
百年寤寐心,不意乃在兹。
【注释】
①上莞:即上蔡,古县名,在今河南上蔡县西南。②罗氏:指罗公远,传说中的古代神话人物,相传为汉代仙人。山居:隐居之所。③欲:想。④灰心:失望、沮丧。尘境:尘世中的境界或环境。⑤触物无所宜:对世间万物都感到不合适。⑥怀古人:思念古人。⑦蹇滞:困顿停滞。安:哪里。⑧千嶂(zhàng):连绵不断的青山。叠:重叠。逶迤(wéi yí):曲折连绵。⑨峍(yī)崒(zù):山峰高耸。⑩桃李荣:桃花柳树生长茂盛。荣:繁荣。⑪玄洞:幽深的洞穴。凿鬼斧:用刀削去石头。⑫石髓:钟乳石。⑬冰澌(sī):冰块。⑭中多:里面有很多。⑮避世士:避世的人。⑯和:唱和。梁甫词:指汉末梁甫吟。⑰去俗:离开世俗之人。隔世:与世人隔离。⑱茫然:茫然不知所终。葛天遗:指远古时代。⑲桑麻共邻里:桑麻是农作物,指田园生活。二十旷有云霞姿:形容景色美好如仙境,旷野中有美丽的云霞。二十一百年寤寐心:形容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寤寐:日夜。心:心意。②乃:竟然。
【译文】
灰心于尘世,触物皆不适宜。
隐居怀念古人,困顿何处可栖?
听说你谈到幽胜之地,层峦叠嶂美不胜收。
怪石争奇峻,桃花杨柳竞相繁茂。
幽深的洞穴像鬼斧神工,钟乳石挂垂如冰雪消融。
山中隐居避世之士,或许会唱梁甫吟歌调。
离世隐居仿佛隔了一世,我恍若葛天氏时代的遗民。
田园生活与世隔绝,风景如诗如画,美丽无比。
百年来日夜思念此地,没想到竟在这里得到满足。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写诗人在尘世中感到灰心,觉得世上的一切事物都不合自己的意趣。中间四句,则进一步描绘隐居的生活环境和情趣。后六句写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感受。
首联“灰心”,实写心境,“在尘境”是说诗人处在尘世之中;“触物无不宜”,则从反面写出诗人对于尘世环境的厌恶和不满情绪。颔联“隐居”二字点明了本篇主题,并表明作者选择隐居的原因。“怀古人”,是说作者思念古代隐逸的高人;“蹇滞”,是说自己滞留于此。这里既说明自己之所以隐居是因为追求高尚的理想;也表现了诗人的清高脱俗、淡泊名利的志向。颈联“闻君语幽胜”,诗人听到别人谈论隐居的好处;“千嶂叠逶迤”,描写了山峦叠嶂的美丽景色;“怪石争峍崒,桃李荣离离”,则是说山中的岩石奇特险峻,而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茂盛鲜艳。这四句通过写景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也显示了诗人对世俗的鄙弃态度。尾联“玄洞凿鬼斧,石髓垂冰澌”,诗人写到自己想象中的幽深岩洞,以及山中的钟乳石,这些自然景物又增添了山中之静谧之美。“中多避世士”,诗人想到山中隐居的人们,可能也会唱起梁甫吟这样的歌曲;“去俗”两句,诗人想象自己在山中远离世俗,如同生活在葛天时代一般。最后一句,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整首诗歌通过对诗人的内心独白和景物描写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