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嗣纲
诗句释义及译文 贺九十六岁老翁 注释: 这首诗是给一个九十岁的老人的祝寿诗。 赏析: 在古代,人们常以长寿来祝愿长辈健康长寿,这首诗即是对一位九十岁老人的美好祝愿。 听得东方朔寄声,蟠桃千树子初成 注释: 东方朔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文人,以其才华和幽默著称。这里的“寄声”可以理解为通过书信或消息传递信息。而“蟠桃”是一种传说中的仙果,据说可以使人长生不老。这句话可能是说
樵阳 步上樵山第一楼,东来紫气望中收。 烟拖榆柳千丝雨,日映芙蓉万点秋。 路入天台谁是阮,花当洞口尔为刘。 月明仙犬云端吠,风景依稀似十洲。 --- 注释与赏析: 1. 步上樵山第一楼:登上樵山的顶层,象征着登高望远。 2. 东来紫气望中收:东方天际的紫色祥云在视野中渐渐消散。 3. 烟拖榆柳千丝雨:烟雾缭绕着榆树和柳树,仿佛细丝般飘散,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4. 日映芙蓉万点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赠黄司谳》,全诗如下: 天时人事日萧条,孤剑那堪万里遥。 白璧几年售楚国,黄金何日筑燕昭。 一鹏肯信功名薄,五马相逢意气骄。 但得清樽长共醉,不妨回首路迢迢。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天时人事日萧条,孤剑那堪万里遥。 注释:天时人事指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萧条表示衰败、凋零。孤剑表示孤独的剑,比喻自己。万里遥表示距离遥远。 译文:自然和社会都在变化,我的境遇也变得凄凉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立秋前一日偕思耀弟过访宗吉宅赋莲房 -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季的开始。此句描述了在立秋前一天,作者和弟弟一起拜访宗吉的家。 2. 绿荷衣尽欲经秋,露坠莲房玉井头 - “绿荷衣尽”形容荷叶已经枯萎,只剩下绿色的荷壳。“欲经秋”表达了时间接近秋天的感觉。“露坠莲房”形象地描绘了露水从莲房中滴落的景象。“玉井头”可能是指井口或井台,这里的“玉”字用来形容露水晶莹剔透
【注释】 1. 观奕有感:观看围棋比赛。2. 世路纷纷似奕棋:指世事纷乱,如同对弈棋局一样复杂。3. 么么侧目未堪悲:目光呆滞,内心悲伤。4. 局中巧拙谁能识:局中形势的优劣,谁又能识别出来?5. 眼底纵横只自知:眼中所见的形势是曲折交错的,只有自己清楚。6. 横扫千军谁与敌:形容英勇无比,无人能敌。7. 先争一着莫怀疑:首先要争取胜利,不要犹豫不决。8. 谢安镇静无秦日
西宁遇盂兰节有感 孟兰节,又称盂兰盆节、鬼门节或施孤会,是佛教纪念和超度祖先亡灵的节日,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二年(807年)任江州司马时,曾作诗描写此节:“人言地僻胡尘少,自是官闲客到少。少年无事忧心多,强插花枝歌一阕。”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所作。 孟兰节是佛教徒为了超渡亡灵而举行的祭典。在唐代,人们认为孟兰节这天鬼魂会出来觅食,于是家家户户都要祭祀,希望亡魂能吃饱,不至于饿着
喜陆养和督泛 明代张嗣纲七言律诗赏析 《喜陆养和督汎》是明代著名诗人张嗣纲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其内容涉及对一位名叫陆养和的人物的赞颂。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人物的形象特征,还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陆养和在军事、政治上的卓越才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位杰出人才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本文将逐一解析这首作品的诗句、译文、注释与赏析。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送林尚义出泛平海》。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markdown 送林尚义出泛平海 十载优游老六韬,折冲樽俎重投醪。匡时早画平蛮策,对垒还披上塞袍。碣石风高戎马跃,惠阳烟锁野猿号。男儿渴饮单于血,满目干戈莫惮劳。 译文: 十年来我在此地优游自得,熟读兵法,研究战略。 当年我参与制定平蛮的策略,对抗敌军,饮酒作乐。 现在国家需要我出谋划策,平定叛乱。
【诗句释义】 1. 青山一望且长吁:站在山前远望,心中不禁叹息。青山代表故乡,一望即知是家乡的景色,因此感到无限感慨和思念。 2. 满目蓬蒿起白狐:眼前一片荒芜的草滩上,忽然出现了一只白色的狐狸。这里的“蓬蒿”指荒原,“白狐”象征孤独和无助。 3. 后葬每惭非五鼎:每次死后入土为安(安葬),都觉得自己没有达到最高的荣誉(五鼎)。这里比喻自己的死不如生前地位显赫。 4. 前丧遗恨在三虞
【注释】屯:驻军;大洪:诗人的号。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思归之作。诗人在海门西(江苏南通)屯兵,望断天涯,思念家乡,欲罢不能。他看到丰收的时令,想到自己远在异乡,不禁感到悲苦和失望。他在幽窗中怀念亲人,敲着诗句表达思乡之念;又到驿路上去打听归期,但归期总是不如意。最后他感叹说:“归帆淹广海,芙蓉秋水不胜悲。” 诗的前四句写景抒情,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后四句转入叙事写人,抒发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