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凤
【解析】 “谢平川”即谢安,东晋名士、政治家。“钟尚义”指钟嵘,南朝诗人。“寄鲊”是腌肉的意思,这里泛指书信。 (一) 译文: 真挚的友情不比孟宗向母亲寄饭差,廉正的声誉何必像羊续悬鱼表清白! (二) 译文: 萍雨荷风唤起了饮酒的兴致,夜深了还梦见故乡在谢平川。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首联写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第二联以孟宗、羊续自况,表现了自己廉洁自爱的品质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注释】 1. 寄徐复本主簿:写给主簿徐复。 2. 白发(指自己):指作者的年岁已高,头发变白。 3. 臞翁:瘦小的老头。 4. 特写真:特指画肖像。 5. 风霜骨格雪精神:形容人的刚强、不屈的精神。 6. 莺花故国十年雨:莺花:即春花;莺花故国,即京城长安。 莺:黄莺。 花:百花。 旧都:这里指长安。 7. 鸾枳:凤凰木,一种树名。 8. 百里春:形容长安的春天,长安是唐代的首都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相传礼乐太常家,市隐城南静不哗。" - 关键词: 孝子,礼乐太常家,市隐,城南 - 注释: “孝子”指的是孝顺的儿子,这里特指吕叔素。“礼乐太常家”可能是指吕氏家族中有人担任过朝廷的礼乐官员,是尊贵之家。“市隐”意味着在城南有一个市场,吕家在这里居住,生活较为隐秘。 - 译文: 相传我家有位孝顺的儿子,他是礼乐太常家的后代,住在城南的市场中,过着安静的生活。 - 赏析
寄生员徐永德 明伦堂下竹疏疏,枝叶萧森凉雨馀。 满目尘嚣俱洗尽,夜深吹烛照残书。 注释:寄生员徐永德在明伦堂下种植了竹子,它们枝干稀疏,枝叶萧疏,刚刚经过了一场凉秋的细雨。放眼望去,满眼的尘土和喧嚣都洗净了,夜晚里,徐永德吹着蜡烛,照着他收藏的书籍。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徐永德在明伦堂下种植竹子的景象,展现了他的雅致和学识。竹子的枝叶稀疏,经过凉秋的细雨,显得更加萧疏,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寄龙南知县刘诚忠 其二 停靠船头与友人相会于铁索滩,风雨中沙洲上的酒樽寒气袭人。 分别几次思念你的心情如此深切,倚遍了重重楼台十二层栏杆
【注释】 寄钟子常文学 其四:寄,赠与。钟子常:人名。文学:诗。 妙画清诗才思新,笑谈顿使座生春。 妙语如画(妙画),清词似诗(清诗),才思新颖。 笑谈之间,顿使座中气氛变得温馨欢快。 “妙”、“清”二字形容钟子常的诗作;“笑”、“生”等字则形容他言谈风趣,使人听了感到愉快。座中之人,皆为当时知名人士。 白头愧我鹓鸾侣,青眼思君鸥鹭群。 白首之年,自己惭愧地自称为“鹓鸾侣”
【注释】 ⑴芼(mào):用草药、盐等调味。 ⑵沃(wò):浇酒。 ⑶冰盘:即冰盘,盛放食物的盘子。 ⑷采石樽:即“太白”尊,李白自号太白。这里借指李白的酒。 【赏析】 此诗首句点明“鲊”,为下文“味”、“光”、“色”作铺垫。二、三两句以“辛姜”与“苦酒”为调味品,形象描绘出了鲊的味道鲜美,色泽诱人,并以此突出了诗人对美食的喜爱。后四句写鲊入嘴之后的感受,由外而内,从味觉到触觉
【注释】: 我来到这里而你离开去,我们各自东西行。 踪迹何殊鸿印泥,指我们两人的离别如同大雁南飞和北归一样,没有区别。 座上春风谁许挹,指我来到你的座位时,谁给我斟酒? 满庭棠影鸟空啼,形容落花满地的情景。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表达了诗人离别友人时的伤感之情。 首句“我来子去各东西”,意思是“我”到这儿来,而你却要离开去。这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把“我”与“子”(你)作了对比
【注释】 紫髯才俊总超群:紫色长须的英俊人才,都是超出常人。 笔底春生五色云:笔下写出了春天的景象。 千里相思共良夜:在千里之外思念着对方,一起度过良夜。 东龛岩畔月纷纷:在岩石的洞口,月光洒落下来,像纷乱的云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寄给钟子常的诗,表达了诗人对钟子常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赞美了钟子常的才华和气质。 首句“紫髯才俊总超群”,诗人用紫红的胡须形容自己的外貌
寄秀才罗季翔刘德明刘志用陈克让王达礼方文兴邓子民杨汝诚 其二 师席长虚知几年,雨寒尘暗广文毡。扬雄已老侯芭去,寂寞何人守太玄。 这首诗出自明代文人唐文凤之手,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空荡书房和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人以广文毡为喻,描绘出书房内因久未被打理而显得萧索凄凉的景象。同时,也借扬雄之老去,表达了对时间无情和人生易逝的哀叹。诗中“寂寞何人守太玄”更是点明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