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迁
【注释】 佩之:人名,此处指诗人自己。牛屯山庄:在今江西上饶县。雨不克赴:不能赴约。辱诗:受辱而写的诗。见贶:被赠诗。依韵答之:用原韵回赠。“佩”字为韵脚。欹枕到天明:直到天亮才躺下。客闷重随旧雨生:因客居他乡而心情郁闷,就像旧时下雨一样。 山中云满孤持赠,海上鸥闲迟结盟。 明日携琴候萝径,已占钟鼓报新晴。 山中云:喻指隐居生活或隐士的生活。云满:喻指隐士的生活丰富多彩、充实。孤:孤独的人。执
结社久惭违素约,归休今喜共馀年。 注释:我与朋友结社已经很久了,现在终于可以违背我们的约定了(指退休)。现在终于可以与他们共享余生了。 悠悠世事俱身外,点点霜华渐鬓边。 注释:世间的纷纷扰扰全都与我无关,点点的霜花渐渐落在我的鬓发上。 幸有赐金供客具,漫劳邮卒递诗篇。 注释:有幸得到皇帝赐予的金钱,用来招待客人,不必再去烦劳驿使和邮官递送我的诗篇了。 旧时行乐湖山在,明月清风不用钱。 注释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四望潾潾麦浪平,午风村落远鸡鸣。” - 四望:指四处望去。 - 潾潾: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 麦浪:指麦田中的波浪。 - 午风:中午的风。 - 村落:乡村的聚落。 - 远鸡鸣:远处传来鸡叫声。 - 搴帷到处儿童识,负弩驱时驿吏迎。 - 搴帷:掀开帐篷。 - 儿童识:孩子们都知道。 - 负弩:背着弓箭。 - 时驿吏:当时负责传递公文的小官。 - 野水横舟人欲渡
正月廿四日,会佩之于牛屯山庄 粗粝盘餐愧客筵,熹微晴日蚤春天。 画屏影落前岩树,玉佩声分别涧泉。 云载鹤还添暮景,雨催蛙动报丰年。 杖藜无惜频来往,老去溪山转觉便。 注释:正月二十四日,与佩之在牛屯山庄相聚。我穿着粗布衣服,用简陋的饭食招待了你们,心中感到惭愧。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画屏风的影子落在前岩的树上,玉佩的声音从分界岭上传来。云朵飘荡着,仿佛带着鹤飞回。傍晚的时候,景色更加幽美
【注释】 和潘南山山居秋怀:和,应和,即同作。潘山,指作者的朋友潘良。潘良有《秋怀》诗,此处是作者的应和之作。潘良隐居于南山,这里泛称潘山。 萧萧:落叶纷纷。拥暮林:围绕黄昏里的树林。拥,环绕;暮,傍晚。 行迹杳难寻:行走的踪迹难以寻找。杳,深奥,幽远的样子。 云连白石南山灿:云霞缭绕着南山上的白雪,显得更加洁白明丽。 苦思旋添新鬓雪:苦苦思索时,不知不觉间鬓发增添了几丝白发。旋,忽然。
注释: 1. 华裾鸣佩拥芳筵,巷柳墙梅炤远天:华丽的衣服和清脆的佩声环绕在芬芳的宴会上,小巷里的柳树和梅花照耀着远处的天空。 2. 檀板骤惊林外鸟,茗瓯频试竹间泉:檀木做的鼓槌急促地敲击,让树林外的鸟儿感到惊恐,频繁地尝试着竹制的茶壶中的泉水。 3. 山阴命驾轻千里,彭泽停云近十年:从山阴(绍兴)出发,驾车轻松地行驶了上千里,而彭泽县(江西上饶)停留了将近十年。 4. 社会从今成旧约
次韵答林待用都宪 碌碌尘羁愧北山,圣慈优老许投闲。 长孙幼子书千卷,明月清风屋数间。 晚眺有时随鹤步,春眠无梦到鹓班。 闽江越峤神交地,杖履何由日往还。 注释: 碌碌尘羁:形容自己身在官场,忙碌而不得自由。 圣慈优老:指皇帝对年迈之人的恩宠与关怀。 投闲:辞官归隐。 长孙幼子:指自己的子女。 书千卷:指家中藏书丰富。 明月清风:常用来象征宁静的夜晚和清爽的环境。 屋数间:形容居住条件简陋而舒适。
【注释】 朝来爽气满西山:指清晨,山中空气清新。 山下幽亭称我闲:在山下的一个幽静的亭子里称我为悠闲。 落叶拥阶风扫却:飘落的树叶堆积在台阶上,被一阵风扫走。 飞花渡水鹿衔还:花瓣飘落在河面上被一只鹿衔走。 呼童剪棘通虚谷:呼唤仆人去砍树开路,通向那个空荡荡的山谷。 引杖探泉过浅湾:拄着拐杖去探索泉水流过的河湾。 醉后留题向深竹:喝醉了酒就在这里留下题字。 笑看龙箨解新斑
雪湖千顷自天开,十载幽期共此杯。 柳浪乘风轻荡桨,桂岩经雨半封苔。 客衣香惹蘼芜动,农事忙惊布谷催。 松下为予通一径,南冈从此破崔巍。 译文: 雪后的湖面宽广如海,仿佛是天然形成。我们在这里度过了十年的幽静时光,共享这份美好。 风吹过柳树的浪花轻轻摇曳着船桨,雨打在桂花岩石上,一半被覆盖了青苔。 客人的衣服被香气吸引,使蘼芜花颤动。农忙时节,忙碌的景象让人吃惊,布谷鸟急促地鸣叫催促人们开始工作。
【解析】 此诗是杜甫的一首和韵诗。贾挥,即贾至,唐朝诗人。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一载(752)。贾至当时任监察御史,因事被贬为岳州司马,途经邺县时,杜甫写下了这首诗。 【答案】 ①次韵复贾挥使:应友人之请而作的应酬诗。 ②韬略勋名羡世官:指自己有韬略,功勋卓著,却只做了一个小官。 ③旌麾时复上骚坛:指贾至的官职虽不高,但常在宴会上吟诵骚辞。 ④才兼文武仍专美:既精通文事又通晓武事,并且特别擅长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