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爽气满西山,山下幽亭称我闲。
落叶拥阶风扫却,飞花渡水鹿衔还。
呼童剪棘通虚谷,引杖探泉过浅湾。
醉后留题向深竹,笑看龙箨解新斑。

【注释】

朝来爽气满西山:指清晨,山中空气清新。

山下幽亭称我闲:在山下的一个幽静的亭子里称我为悠闲。

落叶拥阶风扫却:飘落的树叶堆积在台阶上,被一阵风扫走。

飞花渡水鹿衔还:花瓣飘落在河面上被一只鹿衔走。

呼童剪棘通虚谷:呼唤仆人去砍树开路,通向那个空荡荡的山谷。

引杖探泉过浅湾:拄着拐杖去探索泉水流过的河湾。

醉后留题向深竹:喝醉了酒就在这里留下题字。

笑看龙箨解新斑:笑着看着竹子的笋壳裂开新芽露出青黑斑纹。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黄溍酬答友人雪湖之作。黄溍(1258—1328),初名晋,字子澄,号月泉老人、柔疾居士,抚州南城(今属江西)人。他与揭傒斯、柳贯、袁凯、欧阳玄并称“元初五大家”。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著有《玉壶清话》、《金华集》、《泉山野记》等。

诗分两首,第一首写山中景色,第二首写游山所见及所感。全诗写景状物细腻,富有情趣。特别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落叶拥阶风扫却”、“飞花渡水鹿衔还”,用词生动形象。

诗的第一首写诗人在山中游览,观赏美景。诗人首先写山中的早晨,“朝来爽气满西山”,这是一幅充满生机的晨景图:清爽宜人的朝阳普照在西面的群山之上,给它们披上了一层金辉;“山下幽亭称我闲”——山中有个幽雅的小亭子,诗人在那里过着闲适的生活。

诗人从山脚开始游览,一路欣赏风景,一路作诗。他来到一个幽静的亭子里,发现那里很安静,没有喧嚣声,于是感叹道:“山下幽亭称我闲。”接着他又看到落叶纷飞,纷纷扬扬地落在台阶上,被一阵风刮走了,不禁感叹道:“落叶拥阶风扫却。”

诗人又发现飞花飘落到河面上被一只能叼东西的鹿衔走了,便写下“飞花渡水鹿衔还”一句。然后他拄着拐杖到泉水旁去游玩,发现泉水从浅滩流过,便写下“呼童剪棘通虚谷”,意思是让仆人去砍树开一条路,以便他可以穿过这个山谷。写完这句诗之后,诗人又继续他的游览之旅。

最后他走到一个深竹丛生的地方,发现竹叶上的笋壳已经裂开,露出了新鲜的嫩芽,于是他写下了“醉后留题向深竹”,意思是喝完酒后他留下了自己的诗句,留在了这片竹林中。最后他还笑着说:“笑看龙箨解新斑”,意思是他看着这些刚刚长出的嫩芽,笑得很开心。

这首诗是黄溍酬答友人雪湖之作。诗人通过描写山中小亭、落叶、飞花、泉水、竹林等景物,以及自己对这些景物的感受和体验,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