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萧萧拥暮林,个中行迹杳难寻。
云连白石南山灿,雨急寒潮西涧深。
苦思旋添新鬓雪,高怀轻撇旧腰金。
秋光又到东篱菊,斗酒何当共醉吟。
【注释】
和潘南山山居秋怀:和,应和,即同作。潘山,指作者的朋友潘良。潘良有《秋怀》诗,此处是作者的应和之作。潘良隐居于南山,这里泛称潘山。
萧萧:落叶纷纷。拥暮林:围绕黄昏里的树林。拥,环绕;暮,傍晚。
行迹杳难寻:行走的踪迹难以寻找。杳,深奥,幽远的样子。
云连白石南山灿:云霞缭绕着南山上的白雪,显得更加洁白明丽。
苦思旋添新鬓雪:苦苦思索时,不知不觉间鬓发增添了几丝白发。旋,忽然。
高怀轻撇旧腰金:心情高昂时,便把往日佩戴的金饰抛在一边。高怀,高昂的情怀;撇,抛开。
秋光又到东篱菊,斗酒何当共醉吟:秋风又一次吹过菊花盛开的东篱下,我们何不喝上美酒一同畅饮吟诗?
【赏析】
此为一首写景抒情之诗。前四句为第一层,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林的图景。后四句为第二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潘良的怀念之情。首联写秋意已浓,林木萧瑟,一片凄清景象;颔联写诗人登高望远所见,白云萦绕着白雪皑皑的南山,而西涧的水流声却十分急促;颈联抒发了诗人对潘良的思念之情,并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尾联则想象与友人相聚饮酒吟咏的快乐情景。全诗以“愁”字贯穿始终,但所表达的并非一般的忧愁,而是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一种孤独寂寞之感。
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时节,诗人登上南山,放眼望去,只见树木萧疏,满目凄凉,一片衰飒之景。诗人不禁想到潘良,不知他此时是否也正独自在山林之中徘徊,寻觅着昔日的足迹。然而,在这寂静的山林之中,自己的足迹又怎能再寻得呢?
接下来诗人的目光又落在了眼前的云霞上。那些飘浮的白云,仿佛在为这苍茫的大千世界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纱衣;而那南山上晶莹的雪岭,也在这云霞中显得分外耀眼。此刻,诗人的心情也变得豁然开朗,胸襟也随之开阔起来。
好景不长。转眼间,乌云密布,一场急雨倾泻而下,给原本宁静的山林带来了几分喧嚣。诗人不由得想起潘良,不知他现在是否正在躲避这场急雨?或许他已经在山泉边洗去了满身的疲惫;或许他已经在竹林里品味着那份难得的宁静。
正当诗人陷入沉思之际,一阵风吹散了乌云,露出了久违的阳光。这时,诗人才猛然记起要与潘良共同欣赏这美丽的秋色。于是,他挥动着手中的酒杯,高声吟诵起潘良的诗来,两人一边品鉴佳酿,一边畅谈心中的喜悦。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林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潘良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