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仲游
【注释】 越州监酒:唐制,地方官署设知杂事一员,掌监察官吏。此指监酒官,官名。越州:今浙江绍兴县。酂令:县令的别称。七兄:对兄长的敬词。见寄:指收到兄长的来信。新垄:新修的坟墓。曳故裾:拖旧衣服,比喻辞官归隐。涧寒:山涧寒冷。迷路晚:迷了路天晚了。度关初:通过关隘初。计拙:计谋不高明。家无补:家里没有帮助。官闲睡有馀:官位清闲,睡觉时间很多。生儿:养孩子。可教:可教育。早晚大吾闾:早晚能光宗耀祖
【注释】 定州:唐定州在今河北定县。 诗刻好:指将叔为定州诗刻写定稿。定州,即今河北省定州市。南金:南方的金子。比喻珍贵。 行人意:指诗人送别友人的心意。作者心:指诗人创作诗歌的本意。作者,诗人自称。心,内心。 边城:泛指边疆地区。归盛事:指边疆地区的繁华盛大之事。 雅道:高雅之道。付知音:交给有同感的知己。知音,了解音乐的人,引申义指知己。 珍重:珍惜。吾将叔:我的弟弟。将叔,对人的亲昵称呼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世事变幻无常,我如今得到了很多满足。 转头看过去的日子,发现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抬头看到眼前的景象,却发现曾经熟悉的山河已经变了模样。 人生短暂如过客,岁月蹉跎如同蜗牛爬行;因循守旧是常态,无法改变命运无可奈何。 此生能够深得体会,就不必再去唱《接舆歌》了。 注释: 1. 次十五里店寄交代杨十七判官:在途中停留十五里的小店铺中交给杨十七判官(即杨凝)。交代,交付事务。 2.
注释:我坦率真诚,从不掩饰;每到花开时节,我总是满怀喜悦。 我担心诗人总是离我而去,但我不相信此生没有春天可赏。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诗人的思念之情的诗。诗中“但恐诗人足离别”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诗人总是离他而去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诗人的思念之情。而“此生何处不逢春”一句,则表示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他认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春天,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整首诗语言简练
注释: 衣冠相见虽甥舅,场屋同游若弟兄。 今日青云皆有意,他时白首见功名。 注释: 虽然我们是亲兄弟,但只是衣冠相见,不能像在考场中一样同游。 今天你们都能有志气去追求功名,将来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荣誉和财富
诗句解释 1 酒后:指在饮酒之后的状态下。 2. 为尔题诗句:为你写下诗句,表达你的心意或赞美。 3. 诗成莫浪传:一旦诗作完成,就不要轻易传播出去。 4. 避人那是怯:避免被人看到是一种胆怯的表现。 5. 劝酒自知妍:劝酒时自己感到愉快和自信。 6. 翠袖身如削:形容袖子的颜色翠绿,如同削下来的竹子一般。 7. 清歌喉未圆:歌声清澈,但是声音没有完全圆润。 8. 良宵谁与并:美好的夜晚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和语言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 第一句:译文:鸡鸣声虽未变,我却病得更加懒散。“改”字写出了诗人对雨的期待,然而雨却迟迟未来,所以诗人说:“鸡鸣声虽未变,我却病得更加懒散。” 第二句:译文:地面泥泞滑滑,连足迹都消失不见了,屋檐破败疏漏,瓦片有松树般蓬松。“地滑”、“无迹”、“檐疏”
这首诗是杜甫的《和宋成伯》。下面是诗句的解释: - 度日门长掩:形容时间的流逝,就像关闭了的门一样,无法再打开。 - 寻春事已非:春天的事情已经过去,不再有春天的气息。 - 鹊惊随吏散:喜鹊被官吏驱赶而飞走。 - 燕熟傍人飞:燕子在人们身边飞翔。 - 手拙裁书懒:手笨,懒得写书。 - 头昏漉酒稀:头脑昏沉,酒也喝得不多。 - 坐来空咄咄:坐在这里,心里空落落的。 - 不是悟禅机
【注释】: 1. 独坐长如醉,书来意暂醒。 (独自坐立如同醉酒,书信来时心情稍微清醒。) 2. 未能论会合,犹且慰零丁。 (不能谈论重逢的日子,但还是能安慰孤独。) 3. 客少庭稀扫,人回户又扃。 (客人稀少庭院里很少打扫,门被关了。) 4. 归期试闲卜,见说紫姑灵。 (试着占卜回家的日期,听说紫姑神灵显灵。) 【赏析】: 这首诗通过作者与朋友的通讯往来,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全篇用白描手法,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一幅幅清冷幽寂的冬夜图。 “地狭开炉小,门深掩径斜。”首联写屋宇狭小,门径幽斜,烘托出环境的寒冷。 “雨寒冰裹木,风怒雪翻车。”颔联描绘了一幅冰封雪覆、风急天寒的景色,突出了冬夜的凄冷。 “北第频留客,南园欲探花。”颈联写诗人因无居所而频频留宿主人家中,又因想游览名花古木而有意到友人家去。此句写出了诗人因无居所而留宿主人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