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一龙
【注释】: 1. 思君夏之日:思念着夏天的太阳。 2. 泉漱松根下:泉水在松树下潺潺流响。 3. 石摇潭影中:石头在清澈的潭水中摇动。 4. 睹棋来木客:看到棋局中的对弈者像木客一样。 5. 司果有徂公:主管果实的人中有送终的人。 6. 帷褰栗叶风:帐幔被风吹起,像是栗子壳随风飘扬。 【赏析】: 此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意境清新,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首联“思君夏之日
出门即是客,况已渡湖遥。 可惜藤萝月,看人卧寂寥。 水西龙渚石,崦上虎山桥。 梦去浑无着,秋声集夜条。 注释: 1. 出门即是客:出门就成为了客人。 2. 况已渡湖遥:更何况已经渡过了遥远的湖面。 3. 可惜藤萝月:可惜那挂在树枝上的藤萝月。 4. 看人卧寂寥:看着别人静静地躺着。 5. 水西龙渚石:水西的龙渚山上有石头。 6. 崦上虎山桥:崦山上有一座虎山,山上有一座桥。 7. 梦去浑无着
注释:砌成的石头杂乱无章,高高地堆积着翠绿的苔藓。一只鹤懒得开门,总是懒洋洋地来到松下睡觉。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松墩上的景色,以及松下的一鹤。整首诗以松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鸠峰送万二之泖上兼寄朗倩明生舜五 特地一抔起,宛然湖中央。 与君别于此,对酒情如伤。 寒水照荒路,夕风来寺香。 平生二三友,相忆在鲈乡。 【注释】: 特别:特别,与众不同;一抔:一捧;犹“一捧土”;起:高耸的山峰;宛然湖中央:就像湖中一样高耸;别:离别;对酒:对着杯酒;伤:悲伤;荒路:荒凉的道路;寺香:寺庙中的香烟;二三子:二三好友。 译文: 特地为万二堆起一捧土,就像湖中央的山峰高耸。
过金德父墓 相送心曾到,言寻路不迷。 草齐封鬣起,山跌浪痕低。 片石看人拜,孤花奈鸟啼。 夜长谁慰藉?应有鹿门妻。 译文: 离别之际,我们的心都曾经到达过对方的身边,寻找着彼此的足迹,却始终不迷失方向。草地上的草木齐整有序地排列着,就像人们恭敬地为先祖扫墓,山涧中水流跌宕起伏,留下深深的痕迹。我站在石头前,仿佛看到人们恭敬地拜祭,而一朵独自盛开的花儿则无奈地被鸟儿啼声所打扰。夜色渐长
徐日方水亭雨酌 注释:在徐日方水亭里,我饮酒赏雨。 译文:我独自坐在徐日方的亭子里,欣赏着雨水落下的景象。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徐日方亭中独自饮酒,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景象。诗人通过描绘雨水落下、柳树摇曳等细节,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结宇芜烟际,披纱柳浪间。 注释:结宇,即建房;芜烟,指杂草;披纱,形容柳枝如轻纱般柔美。 译文:我建了一个小房子,位于杂草之中
寄雨公 以尔愿初毕,一瓢行脚宽。 那知出世法,不及避人难。 云月千峰寺,香花五戒坛。 微吟虽自好,或得寄余看。 注释与赏析: - 以尔愿初毕:意为你的心愿已经初步实现。 - 一瓢行脚宽:形容生活简朴,随遇而安。 - 那知出世法:意思是想不到出家是解脱烦恼的途径之一。 - 不及避人难:比喻即使有逃避世俗烦恼的办法,但往往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实行。 - 云月千峰寺:指寺庙中的自然景致,云月相映
【注释】 出山:隐居。何草草:多么匆促。曾:曾经。几黄昏:几个黄昏。落日:太阳落山的时候。行脚:僧人行走。寺门:寺庙的大门。拄瓢:拿着瓢。乞食:讨要食物。三家村:三个村落。太湖:泛指太湖地区。水田:稻田,泛指农田。吹浪痕:吹动波浪的痕迹。 【赏析】 这首七绝写恬公的隐逸生活和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恬公是作者朋友,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恬公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情趣的赞赏之情。全诗写得平淡自然
注释: 1. 秋阴:指秋日的阴天。 2. 西爽忽自晦,不知朝与昏:秋天的天空忽然变得阴暗,我不知道是早晨还是黄昏。 3. 井上半残叶,湖中无远村:井边的树上挂着半片叶子,湖中的远处没有村庄。 4. 桔槔几日罢,农牧相过存:桔槔已经停用几天了,农民和牧人互相帮助。 5. 云淡一如水,野风吹到门:天空中的云彩很淡,就像水一样,野风吹到了门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乡村风光
【注释】 喜圣仆至:高兴的仆人来了。 为约每无凭,今宵喜得朋:以往约定的事情,今天没有凭据,今晚很高兴有友人相聚。 片云波上宅,残雨梦中镫:一片飘动的云彩,像是在波涛之上的住宅;残留下的雨点仿佛是梦境中的灯笼。 春冷花如病,斋清客当僧:春天寒冷,花儿都显得病态,清洁的斋堂中,客人如同僧人一般静坐。 看山不待霁,把臂人烟层:观赏群山不必等到天晴,我和朋友手拉手一同进入云雾缭绕的山间。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