甃石乱无次,高高积寒翠。
一鹤懒应门,每来松下睡。
注释:砌成的石头杂乱无章,高高地堆积着翠绿的苔藓。一只鹤懒得开门,总是懒洋洋地来到松下睡觉。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松墩上的景色,以及松下的一鹤。整首诗以松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甃石乱无次,高高积寒翠。
一鹤懒应门,每来松下睡。
注释:砌成的石头杂乱无章,高高地堆积着翠绿的苔藓。一只鹤懒得开门,总是懒洋洋地来到松下睡觉。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松墩上的景色,以及松下的一鹤。整首诗以松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注释: 1. 亻厌公病自越中归寄讯:亻厌公,即陆游的好友张九成。他因政治原因被贬至越州(今浙江绍兴)。此诗是作者对友人张九成的慰问信。 2. 曲曲三溪路,行行不可穷:三溪路,指从越州到家乡的山路。行行,形容路途遥远。曲曲、行行,都是形容山路曲折的意思。 3. 田方足秧水,帆亦趁苕风:秧水,指稻田里的水流。苕风,是一种风,据说是从江西庐山吹来的。这句话的意思是,田间的水已经涨起来了
【注释】 秋晦舟中夜:秋日里夜晚,天色昏暗。 相看独有灯:独自看着那盏灯火。 随缘聊寄宿:随随便便地找个地方暂住下来。 宁道不如僧:难道说僧人比我们好? 溪对桥双影:溪流和桥梁形成一对倒影。 云低水一层:云雾低垂,水面呈现出层层叠叠的景观。 疏疏风柳外:微风吹过,柳树的影子在远处显得稀疏而淡远。 虫响乱渔淜:蟋蟀的声音杂乱无章,搅扰着渔船上的人们。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
【注释】 茂之:指诗人的朋友。新居:刚刚落成的居所。他:代词,这里指诗人。 近远:远近,指远近的居处。 转微:逐渐变微。 讵(jù):岂,表示反问。一巷:指一条小巷。掩双扉:指门关着。 传语:传达消息。经旬:经过十天。 曾期:曾经期望。 寒蝉:秋蝉。带:携带,指声音随风传来。夕阳:指傍晚时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友人搬家后的即兴之作。诗人从友人搬家后的生活状态出发,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之情。
【注释】 ①风急:风很大。②飒(sà):形容声音凄厉。③飘泊:漂泊。④归路:回家的路,指回家的行程。⑤关前梦:关塞前边的梦,指战乱中梦见家乡。 【赏析】 这首诗作于乾元二年(759)诗人流寓秦州时,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对家人的担忧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苍凉,感情真挚动人。 首联写舟行途中,风雨交加,愁绪满怀。“风急”是说风势很大;“雨声乱”是说雨声嘈杂
【注】: 豁然:开阔的样子。一帆生雨西:一叶小舟在雨中飘过,像生了翅膀似的。 莼花:莼菜的花。欲语:好像要说话一样。 日暮不堪携:傍晚时分,天色已晚,不能携带回家。 新郭:新筑的城墙。带:环绕、连接。越溪:越州(绍兴)的溪流。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译文】: 湖面宽阔,十数里开外,一只小船在风雨中划过,像是长了翅膀; 莼菜花仿佛在低语,黄昏时分,它们不能被带走。 渔民的房屋建在城外
【注释】 1. 无数江南树:无数,形容多。江南树,指杨柳树;柳叶长而细柔,春天时容易折断。 2. 萧萧: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 3. 星比:与星星比较。使君:诗人自称。 4. 间关:声音凄厉。 5. 塞意:出征之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奉使出塞途中所作。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一开头就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日的图景。“无数”一词突出了江南树木之多,而且又都是杨柳树。春天来临,万物复苏,柳树发芽
西湖,以其独特的山水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挥洒才情的绝妙之地。苏轼的《菩萨蛮·西湖》便是其中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经典之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分析: 1. 诗句释义:黛色涂抹残山远接城郭(遥),湖水如镜映照着新添的水波(通潮)。堤岸边马儿拴住投寺歇脚,花丛中船儿驶过桥头歌唱。 2. 译文:远处的山色被淡淡的黛色覆盖,与城墙相接;湖面像一面镜子一样平静,倒映着新添的波浪
新丰晓行 土屋暖堪睡,主人灯在门。 爰循疲马路,渐入远鸡村。 山瘠乘霜气,沟深冻月痕。 隔疆兵燹地,一邑几家存。 【注释】 1. 新丰:地名,今属陕西。 2. 土屋:简陋的房屋。 3. 暖:指室内温暖,也指天暖。 4. 主人:诗人自称。 5. 门:家门。 6. 爰(yān):于是;就。 7. 循:沿着。 8. 疲马:疲瘦的马。 9. 渐:逐渐地。 10. 鸡村:村庄,泛指乡里。 11. 山瘠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山气郁生雷(“山气”指的是山间云雾,“郁生雷”是说这些云雾聚集成云雷之势) - 斜风舵后催(“斜风”指的是偏斜的风,“舵后催”是说船在风中前行,仿佛在催促) - 岸青秋雨足(“岸青”指的是岸边的颜色,“秋雨足”是说秋雨下得够多) - 天白夜潮回(“天白”指的是天空的颜色,“夜潮回”是说夜晚的潮水开始返回) - 飘泊同吾友(“飘泊”指的是漂泊不定,“吾友”指的是我的朋友)
【注】胥江:指苏州的胥江,又名吴淞江。 今日花开日,如何不见花; 时禽关别意,歌出柳风斜:春天来了,花儿开放了,但为何却看不到?这是因为春天是鸟鸣的季节,它们在树上欢唱着告别的日子。 晓郭暾相负,春江绿是涯; 同来一宿处,临别指为家;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耀着大地,仿佛是一只大船,将我送回了家中。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句写春天花开,却不见其花
【注释】 桃花源:指世外桃源。 涧入苍烟:山涧里弥漫着如烟雾一般的青翠。 千花绕涧边:千种花卉在山涧旁盛开。 花开与花落:花朵的盛衰更迭。 流水送流年:流水带走了逝去的光阴。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和对人生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中的“一涧入苍烟”、“千花绕涧边”等词语形象而生动地勾勒出桃花源的美丽景色,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默写错误地方,而理解性默写则要结合诗句的意思进行。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语境写出相应的内容,尤其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重点字词:计、区、塍、桔槔、箪食、走童乌、绿自歌边起、雨为劳者苏、穰穰。
【注释】 小除夕:即除夕,旧历年的前一天。行役:外出服役。投栖:投宿。野店:农村小店。牛衣:牛马之衣,指贫苦人家穿的衣服。对:相对。旅况:旅途中的情形。爨(cuàn):烧火做饭。破壁风:指风穿透墙壁的声音。一冬更漏接,都在此宵中:一冬里更替的时钟声音,都在这个夜晚中响起。 【译文】 年底还在外面服役,投宿了一家荒村小店;夫妻二人穿着贫贱的衣服相对而坐,旅途中的困苦和主人家同样
【注释】 哭:哭泣。从弟:亲兄弟的幼弟。实父:指李涉,字伯逢。伯逢于唐德宗贞元年间中进士第,授太学博士。后来辞官退隐在家乡。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李涉为悼念他的堂弟李伯逢而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在听到堂弟逝世的消息后,追忆过去与堂弟离别的情景和送别时的情景而写的。全诗语言朴素,感情深沉,富有韵味。 第一句“白下楼中别”写告别的情景。白楼,即白家小楼,这里代指李伯逢家的小楼
注释: 野桥:荒废了的桥梁。 怀郭圣仆:怀念郭圣仆。 白板:白色的板子,指白纸或空白的布幕。 斜飞曲岸通:弯曲的水岸斜斜地伸向远方。 朱栏照见绿波中:红色的栏杆映照着绿色的水面。 故人:老朋友。 别处:别处的人或事。 犹堪忆:仍然可以记起。 杨柳西边莲叶东:柳树在西边,荷叶在东边。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的诗。首句“白板斜飞曲岸通”,写野桥的荒凉景象,暗寓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寄周公美,即寄赠给友人的诗。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溪边的生活情景,表现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一句“溪云载屋莺啼昼”,描述了溪边的景色。溪上的云雾缭绕在屋檐之上,仿佛承载着整个房屋;鸟儿在树梢上欢快地歌唱,阳光明媚地照耀着大地。这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第二句“溪涨浮花柳著绵”,描绘了溪流上涨带来的变化。随着水流的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