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一龙
【赏析】 寄周公美,即寄赠给友人的诗。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溪边的生活情景,表现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一句“溪云载屋莺啼昼”,描述了溪边的景色。溪上的云雾缭绕在屋檐之上,仿佛承载着整个房屋;鸟儿在树梢上欢快地歌唱,阳光明媚地照耀着大地。这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第二句“溪涨浮花柳著绵”,描绘了溪流上涨带来的变化。随着水流的涌动
注释: 1. 柬凡夫:指寄给那些普通人。 2. 石作藩篱树作邻:石头砌成的墙,树木作的屏障。形容环境优美,生活安定。 3. 家生春菌与秋莼:指家中自种的春菌和秋收的莼菜。 4. 偶遗书法呼儿子:偶然写书法时叫来儿子。 5. 未定诗篇诣孺人:还没定下来要写的是诗篇还是文章给妻子看。 赏析: 这首诗是写给妻子的信,表达了诗人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充满了生活气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默写错误地方,而理解性默写则要结合诗句的意思进行。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语境写出相应的内容,尤其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重点字词:计、区、塍、桔槔、箪食、走童乌、绿自歌边起、雨为劳者苏、穰穰。
注释: 野桥:荒废了的桥梁。 怀郭圣仆:怀念郭圣仆。 白板:白色的板子,指白纸或空白的布幕。 斜飞曲岸通:弯曲的水岸斜斜地伸向远方。 朱栏照见绿波中:红色的栏杆映照着绿色的水面。 故人:老朋友。 别处:别处的人或事。 犹堪忆:仍然可以记起。 杨柳西边莲叶东:柳树在西边,荷叶在东边。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的诗。首句“白板斜飞曲岸通”,写野桥的荒凉景象,暗寓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今日还留昨日寒,一年春又客中拚”,意思是:今日依然留着昨天的余寒,一年春光在客居中度过。“太湖石畔柴门影,鱼咂飞花上钓滩”,意思是:在太湖石畔,我那简陋的柴门映出斑驳的影子,鱼儿在飞花上跳跃咬食,我则在垂钓的滩头。 【答案】 译文: 今天还是留下了昨天的余寒,一年春光又在旅居中度过了。 在太湖石畔我那简陋的柴门映出斑驳的影子,鱼儿在飞花上跳跃咬食
【解析】 “历历”意为:清晰,分明;“三年”,指三年前;“看月愁”,意为:看着月亮发呆发愁;“燕山楚水白门楼”,意为:燕山、楚水、白门楼;“明年夜”,意为:明亮的月光;“盘龙寺里秋”,意为:在盘龙寺的秋天。 【答案】 八月十五盘龙寺 我看着月亮发呆发愁,燕山、楚水、白门楼都历历在目。我不知道明亮的月光下该往何处走,更怀念着盘龙寺的秋天。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借看月而思故乡
【注释】 哭:哭泣。从弟:亲兄弟的幼弟。实父:指李涉,字伯逢。伯逢于唐德宗贞元年间中进士第,授太学博士。后来辞官退隐在家乡。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李涉为悼念他的堂弟李伯逢而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在听到堂弟逝世的消息后,追忆过去与堂弟离别的情景和送别时的情景而写的。全诗语言朴素,感情深沉,富有韵味。 第一句“白下楼中别”写告别的情景。白楼,即白家小楼,这里代指李伯逢家的小楼
【注释】 小除夕:即除夕,旧历年的前一天。行役:外出服役。投栖:投宿。野店:农村小店。牛衣:牛马之衣,指贫苦人家穿的衣服。对:相对。旅况:旅途中的情形。爨(cuàn):烧火做饭。破壁风:指风穿透墙壁的声音。一冬更漏接,都在此宵中:一冬里更替的时钟声音,都在这个夜晚中响起。 【译文】 年底还在外面服役,投宿了一家荒村小店;夫妻二人穿着贫贱的衣服相对而坐,旅途中的困苦和主人家同样
【注释】 桃花源:指世外桃源。 涧入苍烟:山涧里弥漫着如烟雾一般的青翠。 千花绕涧边:千种花卉在山涧旁盛开。 花开与花落:花朵的盛衰更迭。 流水送流年:流水带走了逝去的光阴。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和对人生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中的“一涧入苍烟”、“千花绕涧边”等词语形象而生动地勾勒出桃花源的美丽景色,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
【注释】: 1. 思君夏之日:思念着夏天的太阳。 2. 泉漱松根下:泉水在松树下潺潺流响。 3. 石摇潭影中:石头在清澈的潭水中摇动。 4. 睹棋来木客:看到棋局中的对弈者像木客一样。 5. 司果有徂公:主管果实的人中有送终的人。 6. 帷褰栗叶风:帐幔被风吹起,像是栗子壳随风飘扬。 【赏析】: 此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意境清新,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首联“思君夏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