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瑄
沧州舟中 澶漫沧州北,舟行逆水迟。 连林秋柳瘦,接翅晚鸦稀。 原野波涛减,人家生理微。 端居对明烛,深念莫相违。 注释: - 澶漫:形容河水缓缓流动的样子。沧州:地名,位于今天中国河北省东南部。北:方位词,指北方。 - 逆水迟:逆流而上,速度较慢。 - 连林秋柳瘦:形容树林中秋天的柳树随风摇曳,显得有些瘦弱。 - 接翅晚鸦稀:傍晚时分,鸟儿归巢,乌鸦数量减少,天空显得更加空旷。 - 原野波涛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所作的,描述了他在七夕节之夜在郯城过夜的情景。 我们来看第一句:“郯子国中宿,高堂蜡炬红。”这里的关键词“郯子”是指郯国,位于今天的山东郯城一带。而“宿”指的是过夜,也就是在郯城过夜。接着,“高堂”指的就是高高的屋子或者厅堂,而“蜡炬红”则是指蜡烛燃烧发出的红色光芒。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正在郯城过夜,住在高高的屋子里,点着蜡烛,发出红色的光。 第二句:“满林惊夜鹊
【注】岱岳:泰山。 潮来两岸平,风顺一帆轻。 海阔浮云白,天低野树青。 久叨持斧客,非是弃繻生。 岱岳行看近,秋高试一登。 【注释】潮来:潮水上涨时,江面涨起。 风顺:顺风航行。 岱岳:泰山的别称。 持斧:持斧修山,即砍伐树木。 浒:水边的陆地。 久叨:长久叨扰。 膺:接受、承担。 非:不是。 繻:古时用皮革或布做成的一种证件,这里指符节。
【注释】: 按部出济南:按部就班地来到山东。 雨歇西门道:雨停了,从西门出发到济南。 微凉草树秋:天气微凉,草木开始凋零,已是深秋了。 风云连北极,海岳接东州:风云相接于北极,海岳相接于东方。 圣世:圣明的朝代。 方:正。全盛:繁荣富强。 书生:读书人。 叨宠渥:受皇帝恩宠。 感激:感激皇恩,不敢忘记。 休:停止。 赏析:这是一首赠别诗。首句点题“济南”,第二句写景,第三、四句写送别之情
【注释】 三十年前事:指诗人三十年前的往事。 舟中忽有思:指在船上忽然想起家乡的亲人。 老亲游宦日:老年的亲人曾经在外做官。 巴蜀泛江时:指在四川(古称巴蜀)泛舟过江之时。 青嶂两边合:形容山峰高耸,青翠欲滴,两山对峙如同屏障。 黄猿万树垂:形容猿猴成群,栖息于万棵树木之间,仿佛是一幅生动的画面。 只今行海岱:如今正在海上航行。 忍自受恩私:不忍心接受别人的恩惠。 【赏析】
《登州抵福山道中二首》其一 注释: - 冈岭高还下:形容地形起伏,有如山冈和岭脊。 - 荒村断复连:表示村庄稀疏或连接的状态。 - 波涛风卷雪:形容海浪翻滚,仿佛风将雪卷入其中。 - 岛屿日生烟:形容小岛在阳光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如同烟雾缭绕。 - 水坼人间境:形容水面破碎,形成了与人间不同的世界。 - 春融世外天:形容春天的气息融入了外界的世界。 - 云霞今古异: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感叹
诗句 1. 理寺承恩召,宫纱被宠光。 2. 红酣升海日,浓染自天香。 3. 省德知轻重,裁衣称短长。 4. 章身良自愧,何以报皇唐。 译文 1. 在寺庙接受皇帝的召唤,我穿着华丽的宫纱被宠爱和珍视。 2. 红色的宫纱如同太阳一般温暖,它浓烈的颜色就像从天上飘洒下来的香气。 3. 观察德行可以知道轻重之分,裁剪衣物可以测量长短之差。 4. 我感到自己如此渺小而惭愧,不知如何报答这伟大的唐朝。
潞河舟中 岁月忽如昨,三年又此来。 水长通御苑,山近绕金台。 谬拟传心学,惭无济世才。 永怀清不寐,终夕望三台。 注释: 1. 潞河舟中:指的是作者在潞河的船上。潞河,即今北京的通县。 2. "岁月忽如昨":时间过得很快,就像昨天一样。 3. "三年又此来":作者已经在这里待了三年,现在又回来了。 4. "水长通御苑":水流很长,一直通到皇家园林御苑。 5. "山近绕金台":山峦环绕着金色的高台
卢子古名族,几年家大梁。 卢子是卢姓的本名,几代以来,他的家族世代居住在大梁(即现在的河南开封)。 未为观国士,已作奉亲堂。 他还没有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国士,但他已经建立了一个家庭,成为了一位孝顺父母的长辈。 乔木侵檐密,芳花绕户香。 院子里的树木郁郁葱葱,花香四溢,充满了生机。 春风长满座,永日但称觞。 春天的风拂过庭院,阳光洒在座位上,人们欢聚一堂,畅饮美酒
【注释】 巨峡:巨大的峡谷。天辟:天然形成。峨峨:高大的样子。嶓冢:即嶓山,古代传说中的一座山名。尊:崇高、崇高的意。 回环:曲折环绕。幽谷:深谷。清浅:清澈见底。 泉古:泉水古老。通元气:沟通天地之气。元气,天地之间的原始生命力。后坤:大地之后,地之母。 朝宗东去:向东流去,比喻有志之士向远方发展。应:应当。晨昏:早晨和黄昏。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汉江的山水诗,以“汉江源”为题